探尋古城餘韻 聆聽傳奇故事
2021年2月26日《莆田僑鄉時報》興化尋寶04版
探尋古城餘韻??聆聽傳奇故事
早聞秀嶼區埭頭鎮有個鵝頭村,該村不僅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城遺址,更有秀麗的風光和許多神奇的傳説。藉着春節假期返鄉之際,記者特地前往該村探尋這隻半潛入海“天鵝”身上的故事。
鵝頭村位於秀嶼區埭頭鎮北面,三面環海,由於該村的地形酷似鵝頭,便稱之為“鵝頭村”。據民間相傳,該村有“鵝穴”風水之説。若從高處俯視,猶如一隻大天鵝,橫卧在興化灣海的入海口,兩隻巨大的“翅膀”伸向兩邊海灘上,每當退潮後,遼闊的海灘上就會呈現出左右兩條沙灘脊樑,遠遠望去,像極了天鵝展翅欲飛,氣勢雄偉,活靈活現,令人歎為觀止。鵝頭村姓吳氏的佔大多數,屬渤海後裔。據説,該村曾出過揚州知府、明朝禮部尚書等諸多忠良官吏,可謂是人傑地靈。
剛進村,記者遇到回鄉過年的村民吳先生,通過溝通,吳先生得知記者的來意後,熱情地陪記者在村中進行走訪,並帶記者尋訪當地瞭解歷史和故事的老人。
在吳先生的帶路下,記者首先來到村口一塊巨石前,抬頭便可見“第一山”三個行雲流水、剛勁有力的石刻,該石刻的落款是素有宋代四大書法家之稱的米芾。傳説的版本卻是明代的。相傳,明朝正德年間的一個夏天,風流天子朱厚照(民間稱:正德君)下江南時,也曾慕名到鵝頭村遊玩。此時正值酷夏,高温難耐,正德君走到村口路邊的巨石下納涼,並一邊欣賞鵝頭村美麗的山海風光,徐徐的海風迎面吹過,沁人心脾,頓時讓正德君心曠神怡,他抬頭仰觀這塊高大雄偉的巨石,倏然,不由地脱口贊曰:“此天下第一山也!”正德君回朝後與朝臣談及鵝頭第一山之事,邑人吏部尚書吳鳳盛聽後,即請書法家寫下“第一山”三個大字,託回家鄉刻在巨石上。
記者站在巨石下向西遠眺,春風拂面,而海灣的對面就是荔城區北高鎮衝沁村。此時的海面上浪花輕盈,波平如鏡,一棟棟小洋樓倒影海面上,彷彿一幅美麗的山水畫,讓人流連忘返。
鵝頭村的美景令天子陶醉其中,不覺夕陽已西下,正德君便順着巨石旁的小路走下坡,步進巨石下的一座五帝廟,由於天色已晚,正德君便借住廟中。盛夏的蚊子徹夜在天子的耳旁“嗡嗡”叫個不停,讓其無法入眠,擾其清夢,於是正德君一揮手説:“不得在此侵擾。”説來也怪,蚊子似乎知道侵擾的是當朝天子,便不敢再靠近其身旁,正德君也安穩地一睡到天亮。據説該廟當年正德君睡過的地方,至今還是沒有蚊子。由於疫情防控需要,記者在採訪時,該廟沒有對外開放,無法探知內部結構情況。
據有關史料記載,鵝頭村歷史上稱為“崎頭寨”,俗稱“鵝頭堡”,因“崎”與“鵝”莆仙方言諧音,“鵝頭”為“崎頭”,故名崎頭寨。自唐末黃滔、羅隱等文人雅士遊歷大蚶山後,鵝頭村也隨之名氣漸起,至宋代更是繁榮璀璨、商賈如雲。鵝頭港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港深浪靜,碼頭低平,成為當時一處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於是整個鵝頭港,船桅林立,成了莆仙貨物集散地。
煙火萬家,客商雲集。傳説自宋朝至明代,崎頭寨十分繁榮,曾有“萬二灶,九九井”之稱。明朝時期,倭寇常對東南沿海一帶進行侵擾,嘉靖三十九年(1560)鄉民們用石頭砌成城牆,以保護商貿集市、貨倉和防禦倭寇來犯等。嘉靖四十三年(1564)被倭寇攻陷。萬曆二年(1574)重建,依舊就地取材,選用雜石砌牆,後因受地震等原因影響,城堡被毀,至今在該村尚存有部分寨牆殘垣。
“先有鵝頭,後有紅頭(今涵江);有鵝頭無紅頭,有紅頭而無鵝頭。”這句民間諺語至今還在當地羣眾中流傳。“在古代,我們鵝頭村的名氣名揚天下,遠勝過涵江。在古時候,交通不便,走水路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而地處興化灣入海口的鵝頭港,更是過往船隻泊靠的首選之地。小時候就聽過老一輩告訴我們,北宋滅亡後,當時許多北方的官民也是走水路,南下避難,其大多也是從鵝頭港登陸上岸的”。走訪中,記者從當地一位老人口中得知了鵝頭村的過往與古今。
“我們村是莆田華僑村之一,村裏的‘鵝僑小學’就是見證。雖然大家遠在海外,但一直心繫桑梓,積極為家鄉建設慷慨解囊。聽老一輩的人説,鵝頭港鼎盛時,不僅有南來北往的船隻,還有不少南洋、外藩的船隊進港靠岸,村裏也有些年輕人隨着船隊遠渡南洋謀生,並在異國他鄉發展、紮根,但鄉親們愛國愛鄉的情懷始終不曾改變,可以説曾經的鵝頭港也為‘海上絲綢之路’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當地老人告訴記者,關於鵝頭港從繁榮到落寞的原因,有很多個傳説。相傳,明成化元年(1465),嶽正在莆任興化知府期間,也曾慕名來遊鵝頭,戀於鵝頭的美麗風光,他一時興起,在一塊叫“神仙釣鰲”的岩石上,刻了“釣鰲處”三個大字,結果把“鵝”的頭部刻傷而亡,也正是這無心之舉,卻把“鵝穴”風水破壞,導致鵝頭港從此一蹶不振。
滄海桑田,人世浮沉。隨着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進步,地處偏遠的鵝頭港也因陸路交通不便、貨物集散困難等原因,遂被三江口港所取代,繁盛一時的鵝頭港那曾經客來商往的熱鬧場面也一去不復返。
改革開放以來,鵝頭村民以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和勤勞致富的雙手,通過養殖海蠣、龍鬚菜等養殖業,逐漸走上了致富的康莊大道。尚存的古城殘牆和村內的吳氏宗祠記錄着鵝頭港悠久的歷史,也吸引了諸多喜歡探尋歷史文化的人們前往探秘,它們彷彿默默地嚮往來的人們講述着過去那滄海桑田的故事。如今的鵝頭村一棟棟小洋樓拔地而起,硬化的水泥村道縱橫交錯,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興化灣入海口畔,更像是一隻涅槃重生後的“天鵝”正展翅欲飛。(時報記者 翁志鵬 實習生 蔡華穎)
莆田僑鄉時報
編輯:沈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