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解讀|劃定範圍35.23萬公頃,黃河口國家公園呼之欲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阿鳳 於民星

1月23日上午,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七次會議在濟南開幕,省長周乃翔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山東要全面建設黃河下游生態廊道,高質量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樣性。

去年10月19日,國家公園管理局函覆同意《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方案》,標誌着我省黃河口國家公園從創建準備階段進入創建實施階段,黃河口也成為山東省首個獲批創建的國家公園。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宇向東介紹,黃河口國家公園範圍35.23萬公頃,全部位於東營市河口區、墾利區境內,其中陸域面積13.71萬公頃,海域面積21.52萬公頃;同時,還劃定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面積18.41萬公頃,佔總面積的52.26%;一般控制區面積16.82萬公頃,佔總面積的47.74%。

為加強生態保護修復,豐富生物多樣性,山東編制實施了《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修復專項規劃》。“2020年以來,我省組織實施了濕地生態保護修復、互花米草治理等9個生態修復項目,生態補水3億多方,初步構建起河、陸、灘、海連通體系。黃河口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鳥的種類不斷增多,由1992年建立自然保護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1種,38種水鳥種羣數量超過全球種羣數量的1%,黃河三角洲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和棲息地。”宇向東説。

此外,山東黃河河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河務局將以提升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為基礎,以開展“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母親河復甦行動為突破口,立足職能推進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樣性提高、黃河下游河道和灘區環境綜合治理,提升黃河水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復甦河湖生態環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17 字。

轉載請註明: 報告解讀|劃定範圍35.23萬公頃,黃河口國家公園呼之欲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