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即為小熱,是三伏天的前奏。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
倏忽温風至,因循小暑來。——(唐)元稹《小暑六月節》節選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唐)獨孤及《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ꔷ 小暑三候 ꔷ
一候:温風至
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
二候:蟋蟀居宇
《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牀下。”説的就是小暑節氣由於天氣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避暑熱。
三候:鷹始鷙
小暑節氣中,老鷹因為地面氣温太高,更多地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開始進入伏天,民間有“小暑過,一日熱三分”的説法,就是在小暑之後,氣温會一天比一天炎熱。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時值盛夏,濕氣盛行,養生的核心應以“養心守陽,防暑祛濕”為主,謹記“三忌三宜”,方能安然度夏。
養生三忌
01 規律起居忌暴曬
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做相應的調整,以晚睡早起為宜,即“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此外,午休的習慣有助於養心氣,時間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以彌補夜晚睡眠之不足,保持精神充沛。
外出活動時最好打傘、戴帽子,避免長時間的強烈日曬。同時,多喝涼白開,出汗過多時,可以在水中加少量食鹽,以維持體液中的電解質平衡,預防中暑。
02平心靜氣忌過汗
夏季對應於心,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就需要養護好心臟。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適度出汗可以抵禦外邪的侵襲。但若過度出汗,則會耗損陽氣,而導致心慌、氣短等症狀。因此,暑熱天氣要防止過汗,保持平心靜氣,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這既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03保護陽氣忌貪涼
小暑炎熱,陽氣外浮,外熱而內虛,最容易出現陽氣虧虛諸症。吹空調、吃冷飲、衝冷水澡是很多人選擇的消暑方式,但炎熱的夏季人的汗孔、肌膚腠理均處於開泄狀態,輕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重則中陽受損,寒邪內伏,遺留大病之根。
養生三宜
01適當運動宜靜養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體能量消耗很大,應堅持“少動多靜”的原則。但要注意的是,“少動”不等於“不動”,如果一味“不動”,反而會使人心煩不安、疲倦乏力。
小暑暑濕交蒸,運動時間宜選擇在早晨和晚上的陰涼時段。此外,運動要控制好強度,在河邊、花園裏進行低強度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散步等,運動到微微出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
02飲食平衡宜補水
高温下,很多人都容易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長期如此會造成營養不足。因此,建議要規律飲食,一日三餐按時定量,既不能節食,也不可貪食,吃到七八分飽就可以。
小暑宜進食温軟、清淡的食物,注意營養搭配,不可挑食、偏食。可以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冬瓜、苦瓜、絲瓜、綠豆、玉米、赤小豆、蓮藕等。肉類選擇上也應當選擇平和的豬肉、雞肉、魚肉,儘量少吃燥熱的羊肉、牛肉等。此外,辛辣燥熱的食物也應當避免,比如辣椒、胡椒、茴香、八角等香料。
小暑節氣前後氣温升高,暑熱襲來,汗液排出量也會增多,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體內容易缺水。此時,可多喝熱米湯、熱粥、綠豆湯等補充水分,以起到養胃生津、益氣消暑的功效。
03鼓舞陽氣宜艾灸
春夏養陽,小暑是伏天的開始,也是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陽氣好比人體的衞兵,負責抵禦一切外邪。只有陽氣旺盛,人才會少生病。小暑時節,適當進行艾灸,可以健脾和胃、鼓舞陽氣、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關元、中脘、氣海、命門等。
作者:浙江省中山醫院中醫經典科副主任中醫師 姚曉天(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