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重温經典——陳全勝先生的《洛神賦》連環畫組畫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休閒

陳全勝

祖籍山東文登,中國著名畫家,山東省文藝創作研究院研究員。1950年生於青島,長於濟南。1986年當選第三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自1988年連續三屆當選山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連續兩屆被評為山東省技術拔尖人才;2002年獲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重温經典

——陳全勝先生的《洛神賦》連環畫組畫

傅曉燕

陳全勝先生是一位修養全面,精力充沛的藝術家,他為人開朗、樸實、治學勤謹、更不慕虛名。硯田耕耘一個甲子,不被潮流所動,亦不受市場所左右,潛心於藝事,在自己的天地中跋涉修煉,奠定了紮實深厚的基礎,其筆墨、賦色、造型、章法、立意、藴藉着中國傳統文化高度素養,均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早在東晉時,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以手卷的形式再現了曹植與洛神相遇相離,人神之間的一段悽美愛情故事。時光流轉千餘個春秋,1987年陳全勝先生以連環組畫的形式,重新詮釋了曹植的《洛神賦》這一經典文學作品。在這12幀畫面中,不僅有傳統技藝的傳承,同時也體現出明顯的時代特色。其創作中既吸收了顧愷之的“高古遊絲描”等經典手法,又採用大量的“行雲流水描”,讓畫中的人物具有極強的形式美感,同時讓畫面充滿動感。山水與人物相融,相互穿插點綴。採用傳統的對比色,借鑑民間年畫,戲劇服裝,及青綠山水的同時,又吸取了敦煌壁畫的特徵,絢麗、細膩而渾厚。畫中所體現出來的現代連環畫方式和卓越的形式美感,讓《洛神賦》這部經典作品再度成為大眾的聚焦之處。

據悉,1988年陳全勝先生的這組重彩連環畫作品獲得“中國連環畫十佳作品獎”,當時吸引了全國藝術界的目光,各大出版機構爭相刊登,社會影響巨大。回憶這套作品的創作時,陳全勝先生説,這組以掛曆形式創作的連環畫與一般的連環畫不同,既要有連環畫的特性又要兼有獨立的欣賞價值,耐看耐品雅俗共賞。為此在動筆前做了兩個多月的準備,收集了大量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的壁畫與石刻資料,系統研究,大量臨摹,並去曹子建的墓考察研究了《曹子建碑》。動筆之後,特別是在造型方面融合了南北朝藝術特點,在構圖的結構上強調裝飾性,在情節處理上更注重了人物細膩情感的變化……旨在不墮於流俗,以筆墨展現傳統經典魅力。

通過陳全勝先生的《洛神賦》組畫,讓我們感受是連環畫的敍事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原賦文中清新哀婉的詩意表達也是其最最着力的地方。飽滿的構圖,動感的線條,簡練的造型以及豐富的肌理效果,伴隨着頗具形式感的意象化人物的悉數登場,在或濃或淡的黃昏色調中,極盡了浪漫悽清的意味。

於此,我們可以感知到:在陳全勝先生的創作中,他能夠運用嫺熟的筆墨技法和文化修養積澱去表現對生活的感悟,並將這種感悟提升為一種個性化的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又能夠自然地做到書畫結合,運用得當,不露痕跡,將詩情畫意融為一體。通篇細觀,氣韻生動,神完氣足!這也展現出先生,高邁的眼界,紮實的功底,還有就是超乎常人的性靈!

任何一個民族的偉大藝術家,其作品都是超越時空的,就是在今天看來《洛神賦》連環組畫這部經典的佳作,依然光彩奪目,這也是其歷史價值所在。

《洛神賦》之一 45cm×45cm

《洛神賦》之二 45cm×45cm

《洛神賦》之三 45cm×45cm

《洛神賦》之四 45cm×45cm

《洛神賦》之五 45cm×45cm

《洛神賦》之六 45cm×45cm

《洛神賦》之七 45cm×45cm

《洛神賦》之八 45cm×45cm

《洛神賦》之九 45cm×45cm

《洛神賦》之十 45cm×45cm

《洛神賦》之十一 45cm×45cm

《洛神賦》之十二 45cm×45cm

《洛神賦》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