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國
畫
畫家介紹
周凱達,1968年生,甘肅涼州人。2005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導師張之光教授;2012年至2013年訪學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導師韓天雍教授;2020年7月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獲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國畫花鳥理論與創作研究,導師姜怡翔教授。曾任廣西藝術學院國畫系副主任,現為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温潤淡雅心由之——周凱達畫作讀感
文 / 張西昌
多年前看到一副聯句,“誰非過客,花是主人”,心裏一喜,爾後千嘆。
我們所見的花,四季更替,開落頻仍,明示着生命流年、人間悲歡。越是短暫的事物,越會讓人不捨和感傷。杜甫説:“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是就人心觀物的移情來説的,但也折射出花鳥與人情心念的幽微關聯。細細品味,它們寄託了多少人世的慨嘆和情味啊!
與周兄凱達相識十餘載,但謀面和坐下來説話的機會屈指可數,有時路上遇見,微笑揮手,心有相應。人常説“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淡隨緣即常性,唯此也或許最可雋永,但首先須得相互知性明心才可。周凱達的氣質裏有一種哀而不傷的淡泊,寡語少言、性情穩練。俗話常謂“口訥者心誠”,就世相來看,靜默少語的性格里,卻常常可能是潛藏着濃烈淳厚的無限熱情以及良善慈悲的温柔之心。
我之所以有點字不厭多地描述周凱達的性格,其實是想找尋他畫作與心性關聯的究竟,尤其是在人藝相合的境地中,自我心性的特質便會在筆墨的形貌質地中沁露出來,或者説,文字、言語、行為或者書畫,都只是人內在心性的修持和外化罷了。
周凱達是甘肅人,青年時入學西安美院,隨張之光先生習花鳥,手追心摩,漸有覺悟。張先生是陝西花鳥界的名宿,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他的門徒大多總能“青出於藍”,此言所指,並非是指後者一定高於前者,而是説藍別於青,門生並不囿於師父的畫相,或許是張先生的點化之功頗具“化骨綿掌”之效吧?
在近世畫界不難聽到這樣的説法,山水、花鳥和人物,後者最難,其實,這更多是就狀物而言的,若要畫出意境,物象的差別並非核心。而只是由於人物畫造型的複雜性,且因易於同上層意識及政治時事相關聯,人物畫便成為學院系統性教學的重要羣體,花鳥畫被作為小科而淡化。
如果將花鳥畫作為實相描摹或再現的方式來看待,那意境的精進則會變得異常困難。而這樣的感悟也是借周凱達的花鳥畫而生。對於物的認知,我們有很多難以察覺的習性,比如將可眼見或觸摸的事物,當作客觀存在的實體,認為它真實,於是心念便可能受其束縛,不能更好覺知意念裏的存在。中國畫的禪境正在於此,再如很多詩句裏的山水和花鳥,哪裏又會是指眼見的客觀實相呢?某位禪僧説:“三十年前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到後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心念與我們所認為的實體,其實都是因人的念想而發生變化的。畫家若是能不囿於花鳥的客觀實相,而是覺知到實相之所以產生的究竟和共一性,便或能體味到佛家所言的無常,從而使自己的表達外相能夠觸及到人心的深處性靈覺知。
周凱達的花鳥畫不僅是筆墨温潤、用筆恣意,而是在生命和物性的覺知上,他能用心去感悟。當一個畫者能夠在心念裏為萬物的存在和消亡而感念,他的筆墨便不會僅是宣泄或彰顯自我的才情,致使與物的情感體驗分離。因為心的沉靜會良化畫的意境。畫中的花鳥,只是人們託物表心的一種借象罷了。
在我看來,敦厚的心性使得周凱達偏好淡雅温潤的筆墨表達,在他的畫面上,看不到飛揚、激烈、豪健、蒼雄,這些顯性的陽剛或許不是他內質的審美,淡淡的物哀之氣沁潤在他的筆痕墨跡中,細細品享,娓娓道來。他很少用濃墨,也極少施重彩,他的畫面是清麗的,不施“濃妝”,而為“淡抹”,墨與彩的中庸融合,使之灰度的層次極其微妙,他用“高級灰”的穩練與相濟形成了自身格調,不温不火、個味綿厚。
稍加品味,則不難發現,他將筆墨與形象互融得相當機妙,形意兼得、不動聲色。在保持“寫”的韻味之中,物象的形相之美並未被忽略或破壞,水的使用,使他些微忽略了物象的內形而留取外輪廓,水漬斑駁、變化靈動,這樣的處理,使其畫中的形象呈現出外緊內松、細中有粗的造型美學取向,這也是周凱達畫作雅俗共賞的重要視覺要素。
由於在花草石木的筆墨處理上,他多采用“散逸”之筆,故而點景的蟲鳥便有“緊緻”之感,並足以體現其寫形的簡筆之功,筆法極其簡練概括、率性乾淨,雖不在細節上留戀,但巧勁實足,與花草的散淡之氣形成對比,使意趣豐富。寓巧於拙的技能智慧也正是周凱達外樸內秀的心性表達,他的一切拿捏,十分重視分寸感,即便是筆中有飛白,也是温雅而剋制,就如同崑曲裏的甩袖,不温不火,方得雅趣。故,養心也便是養畫。
中國傳統文化中“養”的觀念,在焦躁浮泛的當下時境中意義更加凸顯,如《大學》所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經由繪畫的熔鍊,周凱達的心境亦即如此。
萬事無常,人間多苦。當我們對世相遭際有所感念時,便會更多向內來求,求得安穩,求得恆長,求得自定。這也是中國人陰陽哲學的世俗體嘗。不悲不喜,笑看花落。這是周凱達花鳥畫氣息的流露,也是他深心裏物哀的美好祈願吧。
(作者系西安美術學院副教授)
作品欣賞
周凱達 《清溪幽澗》
紙本水墨 180cmx360cm 2019年
周凱達《凱風自南》
紙本水墨 180cmx360cm 2019年
周凱達 《習習穀風》
紙本水墨 180cmx360cm 2019年
周凱達《文采卓卓其實華》
紙本水墨 160cm×180cm 2019年
周凱達《筆墨煙雲》
紙本水墨 90cm×30cm×4 2019年
周凱達《曉風含露》
紙本水墨 68cmx34cm 2019年
周凱達《雨後初晴》
紙本水墨 68cmx34cm 2019年
周凱達《不知人間日月長》
紙本水墨 68cmx34cm 2019年
周凱達《曉春》
68cmx34cm 2019年
周凱達《一點滄州
紙本水墨 68cmx34cm 2019年
周凱達《不因蕭散遺塵事,哪覺人間日月長》
紙本水墨 45cm×150cm 2019年
周凱達《醉紅》
紙本水墨 68cmx45cm 2015年
周凱達《雨露助華滋》
紙本水墨 68cmx45cm 2015年
周凱達《嶺南春色 》
紙本水墨 68cmx45cm 2015年
周凱達《輕紗薄霧》
紙本水墨 50cmx50cm 2017年
周凱達《雨過天青》
紙本水墨 50cmx50cm 2015年
周凱達《窗外日光彈指過》
紙本水墨 50cmx50cm 2017年
周凱達《雲淡風輕近午天》
紙本水墨 50cmx50cm 2017年
周凱達《紫薇長放半年花》
紙本水墨 83cmx71cm 2017年
周凱達《歲歲花長好》
紙本水墨 83cmx71cm 2017年
周凱達《寫王文治詩意》
紙本水墨 83cmx71cm 2017年
周凱達《光陰彈指過》
紙本水墨50cmx50cm 2017年
周凱達《幽境》
紙本水墨 180cmx180cm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