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洋湖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2)——東北紅色之旅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休閒

按照昨天的計劃,如果天池開禁,將返回長白山天池,但4號是否開放不能確定;另外再回天池,往返路程就12個小時,加上景區遊覽時間,難以把握。雖然仍有少數人希望返回,但領隊依然決定取消長白山天池之行。學會放棄,留點遺憾,不爭自然是户外平安順利的前提,也是他多年的户外心得。

第二天早飯後,我們踏上了去洋湖溝的行程。

洋湖溝生態遊覽區位於本溪與桓仁兩縣交匯處,屬長白山餘脈的丘陵地帶,至今還保存着原始次生林。茂密的森林植被,遊覽區氣候宜人,山清水秀,是返璞歸真、迴歸自然、開發生態旅遊的理想之地。

“洋湖溝”最早被稱為“養胡溝”,據稱是養“鬍子”的地方。解放前,這裏的深山老林中是土匪藏身的地方。據説1999年以前本桓線沒修通時,已有大批畫家追尋美景,爬山涉水來到此地寫生,故又被稱為“畫家村”。1999年通車後,這裏又成了旅遊者秋遊的好去處,洋湖溝便名聲在外了。

大巴車在長白縣沿着鴨綠江邊行駛,這就是鴨綠江?當年那首“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歌一直讓我覺得鴨綠江水流湍急,洶湧澎湃。而現在,不算很寬的江面蕩着微微漣漪——稱它是一條河更確切吧。對岸,那簡陋的農舍、耕作的農民,放哨的崗樓、掄着棒槌嬉笑洗衣的婦女都看得清清楚楚。坐在車上的我們,看着這落後於我們好多年的另一個國度的這一切,瞬間感覺到我們的幸福。幾十公里的鴨綠江畔,宛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藍天白雲、起伏的山巒、斑斕的秋色、清澈的江水、原始的村落,以及林海雪原中座山雕盤踞的夾皮溝,都帶給我們遙遠而親切的回憶。

一路顛簸,於傍晚時分到達了洋湖溝村,一個破舊的大院,好像是一個廢棄的實習基地。依然是幾個人一鋪大炕,比起昨晚,條件差了一些,但出門在外,也沒得挑剔,安頓好後,看晚飯還沒做好,我們就三五成羣地出去小轉一會。

秋天的天太陽一落就黑天了,在這大山深處的洋湖溝,黑得更早。夜幕降臨,蟲兒輕鳴,燈火閃爍。我們就沿着村中的整齊街道漫步。行至村中的繁華地帶,家家燈火通明,户户高朋滿座,隨着近年洋湖溝知名度的提高,旅遊業已成為這裏的主打經濟,人多也在意料之中了。看看時間差不多,我們便回返,沒進大院,已聞到飯菜的香味了。

大食堂裏,十幾桌人圍桌而坐,舉杯暢飲,東北風味的飯菜加上旅途的見聞,讓每個人都興奮起來,温度雖低,心裏是暖的,啤酒雖涼,卻是爽人的。還沒吃完,篝火晚會就拉開了序幕。

沉睡的山村,寧靜的夜晚,熊熊燃燒的篝火讓小院成為歡樂的海洋。一曲輕鬆歡快的兔子舞,讓煙威驢友心手相連、開懷無比。許久沒有這樣酣暢淋漓了,這一刻,就讓我們把長途的勞頓盡情釋放。

曲終人散,洋湖溝,在沉沉的夜色中睡去。

昨天定好的,今天早晨5點起來爬爬門前的小山,然後賞洋湖溝的秋色。早上5點,天還矇矇亮,我們就開始爬了。對於威海的驢友而言,這樣的小山只是溜腿。走到半山腰,出現了一個岔道口,大多數人都隨着煙台户外的走右邊,只有我們幾個人,跟着領隊走左邊,殊不知,這一分,競看到了別有洞天的洋湖秋色。在他們走了半小時就下山的時候,我們繼續攀爬,走着走着,一大片一大片紅葉便讓我們目不暇接,似火焰,似朝霞,將清晨的山巒裝扮地分外迷人。越往山頂,越美得令人咂舌,行走在山間小路上就像置身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至峯頂時,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那縷縷霞光映射在繽紛的葉子上,倦了眼,醉了心……

要不是那邊的電話催促,真想在這夢幻般的樹林裏多呆會,多美美,可時間有限,領隊説,洋湖溝的景色比這美多了,遂跟了領隊匆忙下山。沒有明顯的路,而且有些陡峭,但因了滿山滿眼的紅葉,下山的路依然充滿詩情畫意。太美了,可來不及拍照了,匆匆下山趕往洋湖溝。

遠遠地就看見同行的驢友在拍照,一條小溪溝蜿蜒着奔流向前,岸邊間或有一樹兩樹紅葉,比起我們山上看到的斑斕秋色,相差甚遠。如果以後你要去洋湖溝看紅葉,記住,真正的洋湖溝秋色在山上,登山賞秋,美了醉了……

從洋湖溝返回的路上,竟也邂逅了美景,要麼一樹猩紅在迎風搖曳,要麼斑斕的山巒令人駐足,免不了各種美。一路歡聲笑語,回到宿營地,吃過早餐,便乘車去大地公園。

壹點號 z欣欣向榮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