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離開了楓橋廣場,遠遠地已經可以看見楓橋了。也是單孔拱橋,造型和前面看到的江村橋如出一轍。拉近鏡頭看看,橋上人羣絡繹不絕。

       要到達彼岸,眼前要先過這座聽鍾橋。這是一座全木結構的廊橋,橫卧於運河水灣,視野開闊,適合觀賞楓橋和鐵鈴關。所以名稱是古老的,橋的成色是嶄新的。這裏,既可以聽鐘聲,又可以賞月色,一舉多得。橋頭寫着迎旭,用接地氣的話來説,預示着前方的道路越走越敞亮。整個橋面都是木質地板,走上去感覺不錯。就是江南潮濕多雨,保養起來挺費事。聽鍾橋上聽鐘聲,是暮鼓晨鐘,還是醍醐灌頂,又或是空空如也。亭子的另一側正對着古運河,楹聯上的字體讓我只能暫時望字興嘆。匾額上的“心洲步月”,彷彿帶到了皎潔的月夜。       楓橋,因一首詩聞名天下,其實風景和詩人互相成就着彼此。很多客船停泊在此,夜半鐘聲時,古人當年的感受也是這樣吧。下了橋,回頭看看匾額的文字,這次內容又變成與月亮仙子的邀約了。       楓橋作為景區的主線,將古橋、古運河、古關、古剎、古鎮結合成了有機的整體。家喻户曉的“楓橋夜泊”,這動人的詩句就靜靜地躺着鮮花叢中。旁邊還有作者張繼的雕像,接受着南來北往的遊人們的景仰。文人的樣子就是傲嬌,總是一副憤世嫉俗的表情。       不朽的詩篇就是永恆,配上書法大家沈周的撰寫加持,更是強強聯手。於是,陽光下,各種碑文都閃爍着更加耀眼的光芒。從課本上獲取的文學知識,到了實際現場,有了更深的體會。用藍色描底的大字,也讓色彩的搭配不再單調。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很多其它的詩篇,包括柱子上的楹聯,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只是人們往往總是把目光盯向了金字塔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83 字。

轉載請註明: 到了楓橋,讓楓橋夜泊這首詩篇,不再只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記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