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穿搭流行啥?請看這條冬奧風景線

今冬穿搭流行啥?請看這條冬奧風景線

 

10月27日,模特展示技術官員制服裝備(左)、志願者制服裝備(中)、工作人員制服裝備。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在北京冬奧會倒計時100天之際,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制服裝備正式亮相。在首鋼園的發佈儀式上,在被紅色燈光點亮的工業遺址三高爐的映襯下,擁有霞光紅、天霽藍等冬奧色彩的冬奧制服格外亮眼。這些制服將是冬奧工作人員、技術官員和志願者的專屬身份標識,將在冬奧賽場形成一道流動的風景線,也將成為今冬流行穿搭的參照物。

水墨輕嵐 天人合一

制服的外觀設計,展現了中國“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將冬奧核心圖形拓展到服裝上,運用具有中國水墨畫韻味的筆觸,描繪了京張地區山形、長城形態等。將傳統美學和冰雪運動巧妙融合。在色彩選擇上,沉穩的墨色和躍動的霞光紅展現了工作人員的實幹和熱情,中性的長城灰彰顯技術官員的客觀公正,明亮的天霽藍展示志願者的青春活力,純潔的瑞雪白作為調和色象徵着“瑞雪兆豐年”。

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説:“我們參照國際奧委會工作原則,借鑑往屆冬奧會籌辦經驗及制服品類設置慣例,圍繞實現功能性、民族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開展了制服裝備視覺外觀設計。”

萬里挑一 雙奧傳承

在籌劃、設計、生產製作的過程中,北京冬奧組委制服工作團隊、主創設計師以及北京冬奧組委官方合作伙伴安踏公司全身心投入。

2019年以來,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了制服裝備專家委員會,向全球公開徵集了視覺外觀設計方案,累計收到來自國內外的602套、1萬餘件作品。在此基礎上,委託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組織召開3次評審會,確定2套候選方案,最終形成了一套特點鮮明、內涵豐富的設計方案。

最終方案的設計師、來自北京服裝學院的賀陽,也恰巧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制服設計師。從夏奧到冬奧,奧運制服在外觀、內涵上一脈相承,也依據冬季項目的特點做出了突破革新。

“首先要傳達舉辦國的文化特徵,第二要考慮時尚與功能。制服應該具有獨特性,保證制服醒目、易識別的功能,避免淹沒在環境中。”賀陽説。

科技創新 注重細節

研發輕便保暖、美觀舒適的冬奧制服,離不開科技創新和細節的應用。

在版型設計上,制服面對的是約三萬名身材體型、穿衣習慣都不盡相同的穿着者。北京冬奧組委進行了多輪的版型優化,基於冬季運動專業裝備穿搭和人體工程學原理,採用功能性面料和立體剪裁方法,兼顧動靜狀態下室內外多場景作業需求,實現全方位防護和輔助支持。

在材料使用上,由於冬季運動特殊的氣候條件,制服既要防寒保暖,又要透氣輕便。因此,通過科學的材料選擇和穿搭組合來達到一種平衡,最大限度滿足所有需求。比如,選擇多層結構的新型保暖絮片作為填充絮料,並改良以滿足寒冷環境的保暖需求。

在工藝選擇上,依據人體3D功能分區,功能內衣套裝背部、腋下等易出汗部位採用單項導濕材料與親膚速乾材料拼接實現多功能需求。防寒服採用了內裏無縫線熱熔壓合工藝,達到了防風、防水、防漏絨的要求。

在細節考慮上,功能外套增加了夜間反光安全設計,袖口、領口、拉鍊、肩部增加防水、防滑、透氣等設計,此外還配有對講機掛袢、求生哨、隱藏觸控筆及眼鏡布、隱形拉鍊口袋等;手套設置了防滑、簽名及觸屏功能;鞋靴統一使用旋鈕閉合系統配合強韌金屬絲,摁旋收緊,一鍵鬆開,便於户外單手操作。

同時,制服裝備在設計、生產、發放等各環節也着力踐行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理念,遵循節儉辦奧原則。例如,使用廢舊塑料製品生產出的環保紗線用在裝備收納包上;包裝袋採用生物可降解母粒製成;加工環節採用專利節水技術等。(記者高萌、姬燁、汪湧、王沁鷗)(張晨霖 高萌 姬燁 汪湧 王沁鷗)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3 字。

轉載請註明: 今冬穿搭流行啥?請看這條冬奧風景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