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千年“文都”歲月流芳

素有“文都”美譽的桐城歷史悠久,自古就是文化之鄉和交通要地。作為我省在歷史風貌和文物古蹟方面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城之一,這裏不僅現存有明清以來當地祭孔的禮制性建築羣——桐城文廟,也孕育過雄踞文壇、聞名天下的“桐城派”,如今擁有豐富文物古蹟遺存和豐厚歷史文化底藴的這座小城順利躋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列,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桐城:千年“文都”歲月流芳

桐城六尺巷。 (資料圖片)

古城入景可觀可賞

桐城悠久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那時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周朝置桐國,因適宜種植桐樹而得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設桐城縣,距今有長達1200多年的建城史。

桐城古城依山面水,自明代開始逐漸形成目前格局,至今保存較完好。古城城池輪廓形似龜殼,取“龜永壽”的意向,六座城門象徵龜首尾四足,城中水系象徵為龜腸,街巷格局如龜甲裂紋,體現了仿生象物的傳統營城特色。 “因戰亂等原因,圓形的城牆已不復存在,但其仍然奠定了今天的城市格局,我們腳下的環城路就是沿着舊時城牆的軌跡而修建。”桐城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立新介紹,古城以文廟為中心,城內洙泗溝流經文廟泮池,流入城南水芹菜地,以“薄採其芹”意向體現儒家文化色彩。古城保持了 “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的街巷格局,整體格局和傳統風貌保存較好。

站在桐城市4大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之一的北門街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渾穆古雅的石坊——“鳳儀坊”。這個仿明代的地標性歷史建築於今年9月份完成原址復建。穿過鳳儀坊,就是北門街,這條不長的石板街上分佈着左家大屋、姚瑩故居、方以智故居、左忠毅公祠等名人故居。北門街28號坐落着明代桐城縣衙,如今已成民居的這户小院還依稀可見歷史的風貌。 “你看,這裏仍然保存有完整的明代官衙弧形木製廊頂,後雖轉為民居傳世數百年,但廊頂仍完好保存,這是很難得的。 ”走到屋門口的廊道,李立新頗有興致地介紹,在北門街還能看到不少古建築的特有風貌。例如建於明末清初的左家大屋,雖延續粉牆黛瓦的皖南建築風格,又吸收了北方四合院的設計,頗有融合意味。據統計,桐城現有登記不可移動文物506處,其中包括桐城文廟、張廷玉墓兩處“國保”;已劃定歷史文化街區4片,確定歷史建築206處。認定非遺50項,其中國 家 級 非遺1項。

文保體現“繡花”功夫

有歷史、有名氣、有資源,桐城“申名”之路卻走得頗為坎坷。“早在2001年,桐城就啓動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但因種種原因被擱置了。”桐城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徐彬介紹,2009年,原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將桐城列為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評估考察對象。但由於當時桐城市對名城保護的意識不夠,保護工作一度放緩了步伐,錯失寶貴機遇。而這一“擦肩”,桐城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就“錯過”了10年。

黨的十八大以後,桐城市作出了“從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的戰略高度來關注和推動名城保護工作”的決策。該市先後出台了 《桐城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規定》《桐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管理辦法》等保護制度,組織編制了一批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周邊環境整治提升方案,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為了深化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該市普查公佈、建檔掛牌、落實保護措施歷史建築206處,並配齊配強19名專職網格管理員,將名城保護社區網格化管理措施細化落實。

“這些年來,對文物古蹟的保護利用工作從未止步。 ”李立新表示,在此過程中對文物遺蹟的保護水平也不斷提高。如2012年至2015年修復北門街時,一些細節考據不充足,街道地面採用了通鋪石板磚的做法。而2018年改造南門街時,通過多方蒐集的史料研判,採用了中間青石板兩側鵝卵石的路面鋪設方法,力求貼近歷史原貌。

用“繡花”功夫保護着一街一巷、一坊一屋、一樹一木、一磚一瓦的同時,桐城市名城保護體系日益成熟、管理工作日趨完善。 201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致函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商請給予支持;201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專文向國務院申報桐城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今年,國務院正式批覆桐城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桐城:千年“文都”歲月流芳

桐城鳳儀坊。 (資料圖片)

文脈悠悠賡續不斷

提到“文都”桐城,不得不提的就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一句“天下文章,其出於桐城乎! ”道出了桐城深厚的文學傳統。在喧鬧的桐城市中心,古樸的文廟莊重而寧靜。歷史上,桐城文廟與儒學學宮連在一起,所謂“廟學合一”,也對形成桐城派及桐城崇文重教的風氣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這裏作為桐城市博物館的所在地,仍在傳續“經典”。據悉,該博物館館藏文物總計2650件(套),其中各個時期桐城文化名人書畫作品600餘件,書畫文物數量位居全省基層博物館前列。此外,館內還設有桐城派的專題展廳,集中展示一批桐城派大家的真跡作品。

“桐城派的得名,是由於它的先驅者戴名世、創始者方苞、拓大者劉大櫆、集大成者姚鼐都是桐城人,這些大家留下的文化財富為這座小城烙上了令人驚歎的文化符號。 ”當地桐城派研究學者方寧勝介紹,桐城派既追求守正,即“有所法而後能”,追求文統、道統之正,又倡導創新,即所謂“有所變而後大”,積極探索古文創作上的藝術規律。以古鑑今,其文化內核即使放至今日,亦有積極意義。

目前我省桐城派研究成果迭出,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人才研究隊伍,一大批桐城派研究課題被列入國家、省部級社科規劃和出版項目。其中2015年出版的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批准立項的文獻整理項目《桐城派名家文集》彙刊,彙集了桐城派不同時期的28位代表作家的詩文集,為桐城派研究提供了一套較系統的資料,也為學術界開展清代文學史、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政治史、社會史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寶貴資料。

事實上,尊崇儒家道統的桐城派還未能全貌地展示桐城深厚的儒學底藴。今天這座小城保存的大量物質與非物質歷史文化遺產,無不體現儒家文化藴含的人文精神:以文廟為中心、內學外商的古城格局;眾多世家大族的故居、宗祠、享堂;簡樸雅緻的傳統民居建築風格;崇文重教的結晶——桐城中學;清真雅正的桐城文風與方興未艾的桐城派研究;“和諧禮讓”的民俗鄉風——六尺巷典故;洙泗溝連水芹菜地的文化寓意;民間小吃“朝笏”情結等等,都是儒家傳統的處事方法、教化思想、美學追求、生活理念影響下的產物。就連地名也富有文化內涵 ,如“里仁巷”就出自《論語》的“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文化之於一座城,是底氣、是根脈,守護文化之‘魂’,方能留住城市之‘根’。 ”李立新表示,新時代的桐城文脈賡續不斷,依舊人才輩出,總人口75萬的小城,先後走出了3000多名博士、20位院士,被譽為“院士之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94 字。

轉載請註明: 桐城:千年“文都”歲月流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