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生活也是有代價的。能做到“鄉間旅遊”式養老的人畢竟少數,大多數崇尚生態養老的人,選擇的是改造自己在鄉下的老宅或重新購置郊區房屋自住的方式,也由此碰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沒退休時,老倪在工作日是個“工作狂”,休息日則喜歡叫上三五好友到鄉下去釣釣魚、吃吃農家菜。如今這種“生態旅遊”式的養老方法,算是他以前生活方式的延續。
“我完全沒有那種情緒,完全沒有!落寞啥?一個人到處逍遙,多好啊!”剛一開口,老倪就反覆強調這點。到這個月底,他退休就正好8個月了,雖然家還是在市中心,但這段時間裏,他幾乎玩遍了上海郊區所有數得上名的景點,對那些農家樂、飯莊如數家珍,“活動半徑”甚至覆蓋整個長三角。
退休前曾是滬上一家國企工作的老倪,所説的“那種情緒”是指一般人在退休後常會有的孤獨、無所適從感。“我就是喜歡鄉下,喜歡呼吸帶着泥土氣息的空氣。一到晚上,靜得什麼也聽不見,黑得什麼也看不見,那種感覺棒極了。”
老倪是“生態養老”的忠實擁躉。如今,“生態養老”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老人已不再滿足於退休以後天天過“提籃子、帶孩子、繞着爐台子”的單調日子,他們選擇走出家門、寄情鄉間,在鳥語花香、田間地頭享受生活。
不過,忙碌了一輩子的市區老人,真的能適應鄉間田園生活節奏嗎?
老年人中的“90後”,想得開才幸福
老倪自稱是老年人中的“90後”,在養老思路上想法獨特,甚至在傳統眼光看來有些標新立異:“我就準備一直這樣‘玩’下去,玩到走不動的那天,賣了房子用存款給自己找一家高端養老機構,在那裏度過餘生。”
他的情況有點特殊。一直未婚育,父母早已離世,跟親戚也走動不多。沒退休時,他工作日是個“工作狂”,休息日總喜歡叫上三五好友到鄉下去釣釣魚、吃吃農家菜。如今這種“生態旅遊”式的養老方法,算是他以前生活方式的延續。
生態養老,並非是一種創新的養老模式,只能算是一種養老理念。在這座城市裏,嚮往田園生活、渴望親近大自然的老年人不在少數。但真正敢落到實處的並不多。“在城市裏忙忙碌碌幾十年,每天都神經緊張,去鄉下喝喝茶、澆澆花、種種菜,這才是怡然自得的退休生活。”老倪説。
老倪的手機上有各種各樣的微信羣,他時常在羣裏曬出自己在鄉下的瀟灑照,有時是釣到一條野生的大鯉魚,有時是吃到了一個甜得發膩的南瓜,有時是在農家樂裏涮火鍋吃自採的蔬菜,這些總能收穫一片“點贊”聲。“現在,我在郊區住的時間比在市區還要多,很多人在我的耳濡目染下也表示,退休以後要和我一塊兒下鄉玩。”
“採菊東籬下”,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不過,“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生活也是有代價的。能做到“鄉間旅遊”式養老的人畢竟少數,大多數崇尚生態養老的人,選擇的是改造自己在鄉下的老宅或重新購置郊區房屋自住的方式,也由此碰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潘秀琴今年65歲,她和丈夫都是浦東航頭鎮人。此前,他們已在市區住了20多年,航頭老宅一直荒廢着。去年下半年開始,老夫妻倆計劃着在週末時回老宅度假,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為此還特意花了2個月時間將老宅翻修一新,宅前專門弄了一小片花園和菜地,屋後種上了柚子樹和桔子樹。“本來憧憬着美好的田園生活,可是沒過多久我們就發現,現實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美好。”
久居城市的人回到鄉下生活,會碰到什麼問題?潘秀琴直言,是容易對田園生活過於美化。今年初,她在地裏撒了一把青菜籽,準備吃自種的蔬菜,可因為不懂耕種知識,長出來的菜苗稀疏、矮小,葉子上都是洞眼,只能拔了扔掉。“鄰居告訴我,種菜前先要歸壟、作畦,這樣下雨才不怕秧苗被淹死。青菜苗最易吸引蟲子,不打農藥的話幾乎不會種出葉片完整的青菜,可適度用些農藥。”潘秀琴覺得太麻煩,並沒有時間精力去打理,種菜計劃只得作罷。
尷尬接踵而來。老宅剛裝修好時,她曾興奮地拍了9張照片“曬”到朋友圈,表示自己即將體驗田園耕作的生活。“過了一段時間,有朋友見面時問起我,吃自己種植的新鮮蔬菜感覺是不是特別好?我只能尷尬地笑笑。”
“生態養老固然好,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適應並喜歡的,有人對田園生活情有獨鍾,也有人對田園生活望而卻步。各人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潘阿姨總結説,動手能力不強、長期依賴城市服務功能的人,還是輕易不要嘗試田園生態生活。
今年8月份開始,潘秀琴已經將鄉下老宅出租給一家企業做庫房了,老夫妻倆又重新老老實實回到市區居住。
生態養老,並不意味着“離羣索居”
説起在郊區“生態養老”,容易讓人聯想起“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景象。
鄉下生活的好處不言而喻。水清土淨,空氣污染少,沒有噪音的困擾,養身又養心。不過,老年人也有社交需求。少了“市井之氣”的郊區,會不會讓老人有孤獨寂寞的感覺?生態養老就是離羣索居嗎?
大約10年前,有關方面曾制訂了一項崇明農村寄家養老計劃,吸引了一批批市區老年人前往考察。根據設想,每户農村家庭對接一名市區老人,收取房租和服務費,每月分別只有兩三百元,搭夥費和水電煤等費用另算。生態島空氣環境好,生活成本低,吸引力不小,但幾個月下來,最終只有一位老人選擇落户。緣何?交通相對不便、缺乏醫療保障、各類配套不足、生活習慣不同等實際問題,是老人們擔心的問題。
不過,近幾年來,滬郊不少地方的綜合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鄉間生活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些地方的生活豐富程度甚至已與城市裏不相上下。
年逾七旬的汪建英和老伴姚武,是兩年前從上海市區搬到崇明的。他們的外孫從小粉塵過敏,經常住院,連學都上不好,二年級整個學期只正常上了兩週課,經常住院。醫生建議徹底換個生活環境:“太倉、嘉興都行,總之要遠離上海城區。”
汪建英的女婿是崇明人,他提議:“崇明環境好,空氣好,要不回那裏試試。”讓人驚喜的是,在崇明生活了幾周,小傢伙居然一次都沒犯過病。於是,孩子辦理了轉學手續,汪建英夫婦搬到崇明城橋鎮明月苑小區居住,陪外孫讀書。
剛搬家時,汪建英夫婦倆還有擔憂:崇明空氣是好,可生活配套設施到底能不能跟上?自己能不能融入新的生活環境?事實證明,這是多慮了。很快,姚武就成了社區活動中心乒乓室裏的常客,因為乒乓打得好,短時間內就交上了很多球友,大家經常互相切磋。“小區附近還有崇明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生態科技館、檔案館等文化設施,經常可以看見老兩口週末帶着孩子去這些地方逛逛。
在崇明,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60多歲的沈明昌退休前是浦東一家公司職員,因一次遊玩他愛上了崇明的生態環境,兩年前在崇明港西鎮買房落户。“現在,我經常參加小區志願者服務,還當上了義務治安巡邏隊隊長,閒下來時上上老年學校、打打乒乓、跳跳廣場舞,生活多姿多彩!”
如果到時候咱們選擇,那您會選擇在鄉下還是去城裏養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