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顏值有温度!普陀一大波“網紅景點”再不打卡你就out啦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休閒

普陀區依水而居,擁有中心城區最長的蘇州河岸線,佔中心城區岸線長度的50%,母親河在這裏繞了18個彎,享有“蘇河十八灣”之美譽。蘇州河普陀段全長21公里,先前沿岸被沿線小區、企事業單位等設立圍牆、門等隔斷,隔斷的岸線長6.05公里,涉及19個斷點。如今貫通後實現了沿河居民小區、文創產業園區與濱水公共空間的融合共生。在蘇州河普陀段,沿着蘇州河有哪些地方值得漫步?蘇州河周邊又有哪些網紅景點值得一逛。

01

寶成灣口袋花園

地址:寶成橋附近

這裏以前是上海紗廠最為集中地區,灣內有蘇州河上唯一的一座雙曲拱梁人行橋——寶成橋,因而被稱為寶成灣。又因為這裏曾經紗廠雲集,也被稱為“紗廠灣”。至上世紀20年代,寶成灣區域形成規模龐大的紡織企業羣,佔到全國紡織業20%,是上海最重要的紡織工業集中區;解放後,上棉一廠、六廠、七廠等企業,又在這裏形成了一個紡織集羣。

如今位於寶成橋一側,蘇州河畔多了一個口袋花園,東接景源時尚產業園,南接創享塔,北臨蘇州河,西接蘇堤春曉小區,面積約為1900平方米,花園內有綠植有座椅,有鍛鍊身體的平台,是內環線內少有的綠化集中地,入口處還有介紹“蘇河十八灣故事”的銘牌,介紹了寶成灣的前世今生。

02

創享塔園區

地址:葉家宅路100號

這個地方被稱為“葉100”的廠房建築,其中帶有瞭望塔的建築曾是德國人設計的倉庫,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倉庫內東西兩側至今仍保存着早年的貨用電梯,是中國最早的具有現代風格的建築之一。

2018年,緊鄰的蘇州河公共空間被打通,為創享塔園區導流了不少遊客。“創享塔”抓住契機調整業態,改造升級後成為集辦公、教育、商業和酒店為一體,以互聯網思維和創新理念形成了一個共享無界的青年時尚社區,並且兼具多維複合業態、互聯智能體驗和創意文脈傳承等特點,為人們帶來創意品質辦公、生活和休閒的新潮體驗,提供了新潮有趣的無界生活方式及多維價值體驗。

03

半島花園段綠道

地址:西康路、宜昌路附近

蘇州河岸線貫通過程中,地處蘇州河南岸的半島花園小區780米岸線開放了沿河空間,改造後的岸線步道拆除了陳舊的柵欄、木板,換成了與小區路面一致的青石板路,兒童樂園、生態廊架、綠化植物、户外座椅等大量設施得到更新或新建。同時,小區11個原本可直接通往觀水平台的通道也全部加裝門禁和探頭。

04

M50創意園

地址:莫干山路50號

沿蘇州河而建的M50是一座從民族紡織工業園區轉型而來的創意園,以塗鴉聞名,現已成為國際知名的上海時尚文化新地標。其所在地為普陀區文物保護點信和紗廠舊址,其為民族企業家周氏的家族產業,佔地面積35.45畝。

伴隨普陀區蘇州河沿線貫通及景觀提升工程的上馬,M50主動提出退讓河岸空間,如今取代厚重圍牆的是一條架高的藍色步道和種滿綠植的觀景平台。從園區裏向岸邊走幾級台階,就能抵達觀景區,一覽蘇河水。

05

夢清館——上海蘇州河展示中心

地址:宜昌路130-132號

夢清園位於蘇州河邊,分為大魚島、人工濕地和夢清館三大部分。建於1912年的第一座上海啤酒廠(即斯堪脱維亞啤酒廠)原址就在現今夢清園內。原上海啤酒廠灌裝車間(1號樓),現在是夢清館—上海蘇州河展示中心。

夢清館共有三層。第一層介紹蘇州河的地理位置以及上海的水利系統;第二層介紹古代和近代蘇州河的污染和對人類的危害;第三層介紹蘇州河的治理過程以及目前的狀況。

06

上海紡織博物館

地址:澳門路150號

上海紡織博物館位於上海申新紡織第九廠舊址。博物館通過實物、資料、場景、圖文、模型、多媒體等,展示上海地區紡織業發展的歷史文脈和上海紡織工人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光輝業績。

氣勢恢弘的序廳、底藴厚實的歷程館、時空連貫的擷英館、互動疊現的科普館、賞心悦目的京昆戲服館,演繹了上海紡織六千多年的產業歷史和文化。博物館現已成為全國紡織精神文明建設示範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工業旅遊基地、申九“二二斗爭”革命紀念地。

07

長風大悦城

地址:大渡河路196號

長風大悦城Sky Park高登公園獨特又專屬的凌空跑道值得一去。這是一個集運動、健身、社交、娛樂、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性時尚潮流空間,這裏彙集了運動健身、藝術觀賞、共享休憩空間。

屋頂凌空跑道由商場2樓一路蜿蜒而上,每個樓層的外街都會設置隔離帶跑道,不僅會標註跑動距離,還會在一些特定位置放置“魔鏡”。二樓還有樂高探索中心,由成千上萬塊樂高積木打造的室內遊樂場。為親子家庭打造獨特、富有啓發性且激動人心的樂高玩樂體驗。

08

長風5A公共綠地

地址:範圍東至木瀆港,南至蘇州河,西至真北路,北至雲嶺東路,約6.5萬平方米。

項目以“蘇州河上孕育出的生態萌芽”為設計理念,以濱水生態景觀帶、休閒活動場地和多元素植物景觀為框架,以點、線、面結合的方式,將水體、綠地、廣場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軸多點四區”的景觀結構。同時,還利用高差變化滿足綠地自然排水需求,設置了雨水花園、濕地、生態窪地等下凹式綠地進行雨水蓄存和淨化,打造了海綿城市特色景觀節點。

資料:青年報

編輯:馮旭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