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擺攤最火的是哪個朝代?那時收費叫市金,厘金

記得小時候,那時路邊到處都可以看到小攤販,攤上賣什麼稀奇東西的都有,比如買各種小吃的,買各種玩具的,熱鬧有人情味,而且東西還很便宜,大家也可以討價還價,商家也不在意那點零頭。而後來國家進行美麗城市規劃,路邊攤逐漸基本上見不着了。

我國古代擺攤最火的是哪個朝代?那時收費叫市金,厘金


路邊攤而相信看過很多古代影視劇的人,都會發現在古代,中國路邊攤那可是非常繁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圖中就可以看到幾乎全部是路邊攤!那麼在我國古代,路邊攤經濟究竟又是什麼樣的呢?因為人類發展史上,到了原始社會末期才開始出現私有財產,因此才有擺地攤的現象出現,當然那時還不太受到任何限制,而且大都是一些物質交換。而到了我國奴隸社會時期,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貨幣開始流通後,商業也更加頻繁了,因此擺地攤的現象開始也比較常見。進入封建社會後,由於需要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因此各朝代基本上都施行重本抑末政策,壓制商業的發展。因此在宋朝以前商業的地點和時間都有限制;在我國古代擺攤當然也要收費,不過那時叫市金,而過路費在清末叫厘金,而收過路費的地方叫釐卡。

我國古代擺攤最火的是哪個朝代?那時收費叫市金,厘金


清明上河圖(部分)而有關交換物品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周朝《詩經》:“氓之蚩蚩,抱布絲。”它形容的是,一個憨厚農家小夥子,懷抱布匹來換絲的場景,為我們留下了當時風俗民情的寶貴資料。説明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以物易物,交換商品。而後北魏·《木蘭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鞭,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它描寫的是,人們在集市各處購買駿馬、馬鞍、鞍下的墊子、馬嚼子、繮繩和馬鞭的情形。説明這時的攤位已經開始形成規模,並將商品進行分類買賣,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相關的攤位,挑選適合自己的商品。而真正意義上的路邊攤經濟最繁華的應該是北宋,當時市場上已經陳列着各種珠玉珍寶,家家户户都存滿了綾羅綢緞,爭相比奢華的繁榮景象。説明當時擺攤的人們,已經能夠提供各種各樣的商品,滿足不同顧客的多種需求。

我國古代擺攤最火的是哪個朝代?那時收費叫市金,厘金


古代街頭一角宋朝時開封城不計其數的小商販主要是農民棄農經商或破產者轉化而來的沿街叫賣流動攤販,農閒時經商的小販更多。在開封、臨安等城市,有日夜經營肉、魚、家禽、時鮮果品、日常百貨之類的攤販,也有為數眾多的早晚專營食品小吃的餐飲“個體户”。如果要在古代擺攤的話,宋朝無疑是第一選擇。説到這裏,可能有些人會問,漏了我國最為繁榮、強大的朝代之一唐朝呢?但是對於地攤的攤販來説,這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原因就是:唐朝在這方面的法規太嚴苛了。一方面,唐朝城市非常繁榮,長安城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中設有東西二市,南北居二坊之地,“街市內貨財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積集”。但是,這些集市都在政府的嚴格管理之中,交易的商品、時間都有着明確的規定,輕易不能逾越。

我國古代擺攤最火的是哪個朝代?那時收費叫市金,厘金


古代地攤晚上就更沒法擺攤了,因為在長安,太陽一落山,鼓樓便開始響起暮鼓,鼓敲完了,你還在街上,那就“犯夜”了,會被抓起來笞打。宵禁的時間是從一更到五更。一更三點敲響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點敲響晨鐘後才開禁通行。另外還有個明朝,那時已經有了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市民經濟也非常繁榮。而且明朝皇帝朱厚照甚至喜歡把自己化裝成一個小販子,讓宮女太監來買東西,朱厚照“一本正經”做生意,討價還價,高聲吵鬧,並以此為樂。但明朝的路邊攤經濟的問題在於對人口的控制太嚴格,如果你要出一趟遠門,比如到外地去做生意,需要告知你的鄰居與裏甲,讓他們知道你出行與返程的大致時間,同時向户籍所在地的官府申請“路引”。這種嚴苛的限制人員流通的政策,當然也極大限制了商業和路邊攤的發展。

我國古代擺攤最火的是哪個朝代?那時收費叫市金,厘金


而我國文學作品中第一次出現“地攤”一詞的,應該是在清朝文獻記錄中,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二回:“看那集上,人煙稠密,店面雖不多,兩邊擺地攤,售賣農家器具及鄉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它對當時的地攤進行了詳細地描寫,反映了當時清朝社會的風土人情。另外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其實在古代,不僅路邊攤在民間盛行,在皇宮裏其實也有擺攤的,有時候,後宮的嬪妃們也會派身邊的太監來買東西。而且不光有一些早點攤兒,還有正經的飯館。那是因為在古代,大臣們上早朝的時間,都是非常早的,幾乎沒有時間在家裏吃飯。急着上班的大臣們那麼去哪吃呢?在明朝,大臣們上朝當時是有工作餐的,據朱國楨《湧幢小品》記載:洪武年間的大臣們在皇帝退朝之後,會按照品級大小在宮中統一就餐,連吃了將近三十年。直到洪武28年,禮部向朱元璋請示:在宮中就餐的人數實在太多,專用的款項早已入不敷出。

我國古代擺攤最火的是哪個朝代?那時收費叫市金,厘金


大清國的早朝朱元璋這才下令禁止,結束了大明官員們上朝時的幸福早餐。而到了清朝,大臣們就只能經常自己找早飯吃了,因為多數人都是一點多鐘就起牀,另外住的也遠,匆匆走到皇宮就上朝了,沒法在家吃早飯。尤其是中下級的官員,不能坐轎,徒步而行就只能在走到東華門附近隨便吃點了。在一部劇中就有這麼一個場景,翁同龢和慶親王,上早朝之前,就在宮裏的小攤上吃點早點再去上早朝。歷史表明,擺攤經濟其中不僅包含就業民生問題,而且促進了商業繁榮、社會穩定和國家發展,古代的成功經驗依然值得現代社會借鑑。不過,雖然擺攤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古時候叫做跑江湖和江湖買賣,但那時講究的規矩當然也挺多的。而現代社會擺攤當然也要服從城市管理,不能亂擺亂放阻礙交通,也不能收攤後搞得滿地垃圾,這樣才是一個和諧的現代文明城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79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國古代擺攤最火的是哪個朝代?那時收費叫市金,厘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