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尋水:山水兩相依

陝西日報

秦嶺尋水:山水兩相依

留壩縣石峽子溝水源地。

秦嶺之水,何處可尋?在重慶朝天門、武漢龍王廟,秦嶺之水浩浩湯湯,匯入長江;在渭南潼關、鄭州鞏義,秦嶺之水奔流不息,融入黃河。在關中平原,秦嶺之水蜿蜒流淌,涵養八百里秦川;在京津之地,秦嶺之水轉運千里,潤澤萬千人家。

山是水之源,山水兩相依。秦嶺綿延1600多公里,方圓40萬平方公里的莽莽羣山,造就了和合南北、澤被天下的中央水塔。但中央水塔的“輸水管”還可以再延長些,於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啓動正當其時。

留壩,一顆鑲嵌在秦巴山水間的明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境內200多條大大小小的河流共同匯入漢江,奔向京津。秦嶺大山人心中都有一句話,“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這既是莊嚴承諾,也是行動指南。

為念好這本“生態經”,留壩關停工廠,用“零”工業來呵護綠水青山,在生態景觀改造、城市宜居建設上下足了功夫。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經過8年多的環境綜合治理,留壩的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康養、文旅等產業迎來了大好發展前景,全縣4萬多居民的生活過得更加有滋有味。

“森林覆蓋率穩定保持在90%以上,走到哪都是滿目蒼翠、綠意盎然;縣內所有河流都保持在Ⅱ類水質以上,其中Ⅰ類水質佔大多數,‘臭水溝’從此一去不復返。”7月16日,留壩縣水利局局長侯惠斌告訴記者,留壩有12億立方米的水資源儲量,目前僅開發利用了6.7億立方米。因此,留壩正在引進第三方機構,制定更加完善的水資源保護整體規劃。

20世紀80年代,留壩曾靠着砍樹、開礦短暫富裕過,但最終換來了慘痛的生態教訓和貧困帽子。吃過虧的留壩人明白,只顧眼前的利益長久不了,破壞環境的發展持續不了,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因此,在水資源保護上,留壩人的態度是堅決的,甚至是苛刻的。

這種態度,在留壩縣石峽子溝水源地的看護工牟太發身上,就可見一斑。

今年58歲的牟太發,從1999年起便在石峽子溝水源地當看護工。2003年,因生態移民搬遷,他在縣城有了新房子。但為了看護好水源地,他很快又回到了值班室居住,幾乎每天24小時都與石峽子溝水源地為伴。用他自己的話説:“偶爾出去買些生活用品,都惦記着水源地,要掐着時間趕快回來。”

每天,牟太發都雷打不動地沿着約3公里長的溝道巡查幾趟,確認沒有遊人鑽網翻山進來。“我在屋裏待不住,閒了就喜歡在山溝溝裏轉一轉。不親自走一走、看一看,就不算盡職盡責,對水源地的安全情況心裏也沒底。”他説。

在安全記錄本上,牟太發密密麻麻地記下了他攔下游人、排查險情、清理隱患的情況。“基本上每天都有人想進入水源地遊玩、釣魚,殊不知這會污染水源,幸好被我攔下了。”牟太發説,最令他感到驕傲的,是21年來水源地始終沒有遭到破壞,水質一直都保持在優良水平,甚至還有所提高。

約3公里長的溝道,牟太發走過了21個春秋。他坦言:“腿腳不如以前靈便,巡查起來也不如以前輕鬆了。但我還要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不動為止,才能放心地把石峽子溝水源地‘交’給後來人。”

在秦嶺,大大小小的河流紛繁交錯,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羅棋佈,這裏的人們懂水、愛水。有許多人像牟太發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守護着身邊那一泓清泉。人與水相和而歌,秦嶺之水得以長期穩定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Ⅱ類水質以上,在惠澤世人的路上“走”得更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1 字。

轉載請註明: 秦嶺尋水:山水兩相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