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糧倉,竟是一所知名大學誕生地

如果您從地鐵二號線東直門站上來,往西南一溜達,穿過來福士廣場就能看到一面斑駁陸離滿是滄桑的高牆,這高牆裏面就是有名的北新倉。

明清兩代糧倉,竟是一所知名大學誕生地

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年)建立海運倉,儲存漕糧。後來,為了政權穩定,決定加強北京貯糧能力,又在海運倉北面建北新倉,兩倉緊緊相連,實為一倉。南門為海運倉,北門稱作北新倉。

在古代中國,有倉廩府庫的説法,這四個字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倉主要存放穀物,廩主要存放米,府主要存放文書,庫那是放刀槍劍戟的地方。北新倉倉廒在清初有49座,由於社會穩定,人口膨脹,康熙年間倉廒發展到85座,現在僅存倉廒7座,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兩代糧倉,竟是一所知名大學誕生地

北新倉是明清兩代官倉,所儲倉糧除用於政府各項開支外,還用於賑濟。遇上個災年,大量災民湧入北京的時候,賑災就是主要工作。

1900年八國聯軍進京後,強佔糧倉,明清兩代官倉貯糧的歷史就此結束,北新倉步入衰敗時期。後北洋政府將北新倉改成陸軍被服廠,製作軍服和軍被。抗戰時期這裏又成了日本人的軍工廠,曾當作日軍的槍炮庫用了很多年。抗戰勝利後,國民黨軍隊把北新倉變成了陸軍醫院、陸軍醫學院、陸軍獸醫醫院、陸軍衞生材料廠所在地。

明清兩代糧倉,竟是一所知名大學誕生地

説到這裏,還要提提北新倉裏的朝陽大學。朝陽大學創辦於1912年,由法學界著名人士汪有齡、江翎雲、黃羣、蹇念益等先生創辦,是一所以法律、政治、經濟等係為主的法科大學。1930年高等學校體制變革中,因為只有一個法科而改稱朝陽學院,但是一直沿用朝陽大學名號,人們也一直稱其為朝陽大學。抗日戰爭時期,朝陽大學先後遷至湖北沙市、四川成都和重慶,抗戰勝利後遷回北平,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在原址建立了中國政法大學。次年2月,中國政法大學與華北大學、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合併成立中國人民大學。

明清兩代糧倉,竟是一所知名大學誕生地

朝陽大學雖是一所私立的法科大學,但享有盛譽,世稱“南有東吳,北有朝陽”,“東吳”指東吳大學,崇尚海洋法系,即英美法系;“朝陽”指朝陽大學,崇尚大陸法系。“無朝(陽)不成(法)院”。可以説,傳播近現代法學、經濟學、政治學和司法制度的朝陽大學是我國的法學搖籃之一。現在我們還能在北新倉裏看到朝陽大學的舊址紀念牌。

明清兩代糧倉,竟是一所知名大學誕生地

北新倉倉牆的東北角有一座炮樓,我小的時候常常跑到裏面去玩。長長馬道的最高點就是炮樓,向東向北有六七個射擊孔。我媽説,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人穿着滿是鐵釘的大皮鞋,咔咔地走進了北新倉,蓋起了炮樓,架起了機關槍,虎視眈眈看着過往的行人,女人和孩子都不敢出門。這座歷經數百年的倉廒,經歷了最恥辱的年代,日本兵就住在倉廒裏,裏面的空地也成了他們練兵的地方。日本投降那年,四面八方的人湧進北新倉,在裏面唱歌跳舞放鞭炮,飽受欺辱的北新倉又回到了中國人民手中。

我小的時候,北新倉的大倉牆和裏面的大院子是孩子們的樂園,裏面人不多,操場大。幾個小夥伴,找一個漏氣的皮球,就能踢上半天,也沒人管。秋高氣爽的時節,我們就從夏天用的竹簾子上抽出幾根竹皮子,偷出媽媽縫被子的粗線,糊一個“屁簾兒”,能把“屁簾兒”放得倉廒頂那麼高。

明清兩代糧倉,竟是一所知名大學誕生地

有一年秋天,衚衕裏響起了救火車的鳴叫聲,我跑出門一看 ,五輛紅色的救火車停在倉牆外。壞了,一座倉廒着起了大火,噼噼啪啪地燒了三個多小時,火被撲滅時,只剩下一堵堵牆了。後來因為蓋樓,又陸續拆了一些倉廒,大卡車一車一車地往外拉倉廒的大磚,大家看着都心痛。我媽媽向司機要了一塊車上的磚頭,留作紀念。我哥拿它雕刻了一個健身用的磚鎖,每天早上舉上幾十下,後來我們家拆遷,那把磚鎖也不知去向了。現在想起來也怪可惜的,每一塊牆磚都有幾百年的歷史,都是文物。

大倉牆現在也是文物了,那時候,倉牆外面有幾個磚垛子,我們就比賽誰能從上面爬到裏面去,到裏面撿一樣東西,拿出來,小夥伴們就可以把你看成英雄。直到有一天,一個孩子爬牆時候掉了下來,摔傷了大腿,家長們嚴禁我們再爬倉牆,這項活動才終止了。

明清兩代糧倉,竟是一所知名大學誕生地

大倉牆靠近北新倉衚衕東面的地方,開了幾個小門,這裏住過幾位開國將軍,都是長征過來的老幹部。我記得有一位姓潘的將軍,常常到我們住的地方來聊天,一點兒架子都沒有。我哥問他,潘大爺,您像我這個歲數當什麼官了?潘大爺説,我二十歲就當師長了,整天打仗。我還看過他胳膊上的傷疤。潘大爺的愛人是個大夫,每天上班都和我們一樣擠公共汽車,從來不坐潘大爺的汽車。有一次,我和潘大爺的愛人同乘一輛公共汽車,一個女人拼命往上擠,潘大爺愛人説了一句別擠了,這個女人扯着嗓子喊道,怕擠你坐小卧車去呀。潘大爺的愛人沒理她。我知道,潘家真的有小卧車,但是她從來不坐。

如今的北新倉裏已經蓋滿了樓房,東直門醫院等單位在裏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中醫科學院也在裏面,那裏出了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夠厲害的吧。

北新倉的變化見證了社會發展。

我懷念小時候的北新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17 字。

轉載請註明: 明清兩代糧倉,竟是一所知名大學誕生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