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治日報報道,今年暑期有很多旅客投訴景區,包括景區內購物場所數量較多、面積較大;經營秩序欠佳,存在不明碼標價、服務質量差等經營不規範問題;商業街過長,景觀質量卻較差;廣告較多,影響景區旅遊品質等。
資料圖(圖文無關)新華社供圖
魷魚奶茶臭豆腐千篇一律;不管開車進景區還是坐直通車,都需在門票的基礎上額外付費;明明是坐落景區的觀光塔,想登上去還要再花一筆;假冒偽劣屢禁不止;“天價”飯菜大玩貓膩……對於這些套路,遊客都不陌生。景區過度商業化,已成遊客普遍難忍的旅行痛點。雖然政府多次嚴厲整頓,仍有不少景區一意孤行。一門心思掙快錢,不惜給遊客添堵,甚至侵犯遊客合法權益,無異於竭澤而漁。景區口碑直接掛鈎品牌形象,短期看或許是遊客“交學費”,但當差評鋪天蓋地、遊客寥寥可數,到頭來吃大虧的還是景區自己。
且不説景區經營應有正確的價值理念,一條基本的經商之道至少該瞭然於心:在景區設置必要的商業形態,的確會令遊客感到貼心和方便;但過度的商業化,只會招人煩、惹人厭。承載着晉商財富神話的喬家大院,曾在入選5A景區不足五年時被摘牌,早已印證了過度商業化對景區光環的摧毀力之大。近年來,一些景區被點名通報、責令整改,也敲響了不可唯利是圖的警鐘。現如今,遊客對景區品質的要求正不斷提高,對休閒度假的需求更五花八門;只有特色的內涵、創意的商品、誠心的服務,才可能受到歡迎,諸如標價虛高的劣質品、不加管制的拉客風、一味擴張的同質化店鋪、巧立名目的收費項目等等落後“打法”,必定難以為繼。
旅遊休閒本身屬於商業化服務,景區也離不開商業元素的植入,但遊客不是景區經營者的提款機,而是能分辨、有感受、會訴説的體驗者和分享者。別動不動就讓遊客丈量長長的商業街,他們出來玩只是想放鬆精神、找尋片刻的寧靜;別讓景區本身的韻味和特色,淹沒在浮誇的叫賣風裏,當心景區的商業密度和廣度,稀釋了本該保持的文化濃度和遊客喜愛度。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辛音
流程編輯:u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