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聊城市,有一座樓閣因運河而起,因運河而興,歷經六百多年屹立不倒,而且有趣的是,這座樓最初默默無聞,連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到了清代卻成了皇帝眼中的寵兒,這是那座樓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座運河古閣--光嶽樓。
聊城古稱東昌府,光嶽樓位於山東聊城的古城正中心,是聊城市的地標性建築。古城區佈局方正,方圓一平方公里,以光嶽樓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縱橫交錯,古城外圍是環繞一週的東昌湖。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聊齋志異》、《金瓶梅》、《老殘遊記》等,都有關於東昌湖、東昌府的描述。
光嶽樓建於明代,自從建造之日起,除了外觀整修,內部結構從來沒有改變過,如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那麼,光嶽樓究竟是誰建造的呢?這還要從《京杭大運河》講起,公元1293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運河成了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運河沿線的城市日益繁華,聊城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聊城稱東昌路,元朝末年大將徐達、常遇春,從現在的南京揮師北上征討元大都,他們沿着京杭大運河向北步步推進,公元1368年二月,常遇春克東昌山東平。
明朝初年,東昌路改為東昌府,鎮守將領名叫陳鏞,陳鏞看到東昌地勢平坦,防禦上先天不足,於是加緊修築城牆。城牆修好後,每個城門都設有水門、吊橋、潛洞和暗門,雖然城池規模不大,但貴在防禦能力強,光嶽樓的修建就在城牆之後。據説,陳鏞利用修城剩下的木料、磚石建造了這座樓。那麼,這座樓是做什麼用的呢?
我們沿着樓梯登上頂樓,就可以找到答案。極目遠眺,古城、東昌湖盡收眼底,遠處的城市景觀也看得很清楚。在百廢待興的明朝初年,建造這樣高大雄偉的建築,應該考慮的是軍事瞭望,報時報警。正因如此,當時的光嶽樓並沒有正式的名字,人們隨便地稱它:餘木樓、鼓樓,也有人稱它東昌樓。
光嶽樓就這樣在建造之初的一百多年裏,默默無聞地存在着。直到明朝弘治年間,一位京城官員路過這裏,才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光嶽樓。
據説,光嶽樓這個名字和泰山有關。泰山自古以來就是羣山之尊、五嶽之首,也是歷朝歷代人們心目中的神山。光嶽樓距離泰山一百多公里,雖然距離很遠,但在初建光嶽樓的人心目中,也許它帶來的震撼可以比擬泰山。
公元1496年,吏部考功員外郎李贊路過今天的聊城,與太守金天錫一起登臨此樓。在李贊看來,這座樓高壯極目,樓由墩台和主樓兩部分組成。墩台是一座正四稜台,四個正方向開闢拱形過街通道,主樓有四層,稱為四重檐。
樓的墩台高兩丈七尺,主樓高七丈二尺,合起來就是九丈九尺,九是陽數之極,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李贊和太守登上頂樓,特意寫下了他們的感想。“仰視俯臨,毛髮欲豎。因嘆斯樓,天下所無。雖黃鶴、岳陽亦當望拜”。隨後,他們取“近魯而有光於岱嶽”之意,命名光嶽樓。
如今,走進光嶽樓主樓第一層,首先看見的便是一尊高高在上的魯班像,光嶽樓為什麼要供奉魯班呢?相傳,此樓初建時,工匠們對設計方案爭論不休、難以定奪。這時,一個白鬍子老頭出現了,他手裏拿着一個模型,這正是大家想要的閣樓。於是,大家按照模型放大100倍開始造樓,建造過程中,有一處卯榫總是活動,結構不穩定,大家毫無辦法。
這時,白鬍子老頭又出現了,只見他砍了一大堆木契子,然後用手一指,契子就全都飛上卯裏,一個不多,一個不少,高樓馬上穩固了。工匠們趕緊磕頭叩謝,抬頭時卻發現白鬍子老頭不見了,大家都説,這是祖師爺魯班顯靈了。於是,人們把魯班供奉在樓中每日祭拜。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説,但是光嶽樓的建築結構,確實非常有特色。
光嶽樓的最主要部分就是32根金柱,由內槽金柱和外槽金柱組成,柱列的分佈基本上按照宋代《營造法式》規程來做的,所以説光嶽樓最主要的東西就是宋元的風格。
光嶽樓的32根金柱,高約12米,由整根木頭構成,從一樓一直通向三樓。室內看到的是12根內槽柱子,維修時加了紅色的抱柱,另外20根外槽柱子藏在磚牆裏。
光嶽樓主樓的二層、三層中間,既不設柱也不設地板,稱為“空井”,空井頂部是絢麗多彩的藻井。中國古建築以木構為主、怕火,所以雕刻荷花、蓮實來代表水,以水克火,希望建築能永久保留下去。
美好的想法終究成為現實,光嶽樓歷經朝代更迭、戰火紛飛,依然屹立不倒。到了清代,兩位皇帝的登臨,更是讓光嶽樓名聲大噪、名揚天下。
據記載,康熙皇帝曾三次登上光嶽樓,樓上的一塊《神光鍾朠》的匾額,就是康熙皇帝登樓時題寫的。而乾隆皇帝似乎比他爺爺更偏愛光嶽樓,他九過聊城,六次登樓,不僅題有匾額《光嶽樓》,而且為光嶽樓題詩13首。
還有眾多文人、高官都為光嶽樓提筆留詩、留匾額,所以,這裏的每一塊匾額、碑刻、對聯都隱藏着一段故事,述説着光嶽樓悠久的歷史。
六百多年來,聊城人民對光嶽樓非常呵護,每50年都會進行一次大的維修。歷代的維修,都是對外檐的維修,而它最主要的木構架,沒有受過風吹雨淋,保存得非常好。可以説,光嶽樓也是原汁原味的、真正的宋元建築。光嶽樓,這座運河畔的古老樓閣,歷經朝代更迭,依然風采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