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黃轉綠意味着夏取代春,當滿目青葱轉為蒼翠欲滴,似乎也預報了秋的登場。夏的激情澎湃、熱情似火、濃墨重彩、酣暢淋漓,讓人大呼快哉。然而,與秋相比,夏畢竟顯得單調了些,少了幾分情調、幾許況味。
秋給人的直觀印象莫過於它的絢爛,線條錯雜,色塊斑斕。秋的主色調無疑是黃,甚至可以説,非秋無以致黃。有人説,春也有黃。不錯,但那是嬌嫩、明豔的鵝黃,好看但味道淡了點兒,只有飽經風霜的秋才擁有絢爛奪目的金黃,耐人尋味。田野裏那金黃的穀穗,梨樹上那金黃的果實,銀杏林那金黃的落葉……這諸多的金黃,沒有風吹雨打,沒有歲月磨礪,沒有長程孕育,是無以呈現的。
秋的色調是豐富多彩的,除了黃,還有紅,還有紫,還有藍,還有橙,還有綠。紅於二月花的霜葉,讓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葡萄、烏桕、紫葉李,讓“秋紫愁紅滿故園”;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的天空格外藍,藍得澄澈、藍得迷人;橙子、橘子的橙黃,則讓秋天走進橙色的世界;而經歷了世事和風雨、可以調進生命的蒼綠,卻如深淵之水般濃稠、凝重。這一切成就了秋的絢爛,讓它與豐收、豐碩、豐滿、豐腴、豐美、丰姿、丰采、豐贍、豐華等等“豐”字頭的美詞結下了不解之緣。儘管沒有春天奼紫嫣紅、花團錦簇的明媚、嬌豔,秋日的色彩卻更絢爛、更飽滿、更大氣。
有道是“絢爛至極,歸於平淡”,極盡風光、備享榮華之後,秋也便開始從容離場,轉向平淡和深沉。平淡不好嗎?很好,平平淡淡才是真。當然,這平淡是絢爛之後的平淡,不是稀鬆平常的平、寡淡無味的淡。至於深沉,則更有況味,唯有經歷過絢爛,才能真正進入深沉的境界。
其實,從“天涼好個秋”開始,秋便融入了深沉的意藴。秋涼似水,迢迢無盡。古人多愁善感,從七月流火開始,便平添了幾分愁緒;及至秋風起、秋雨落,天氣由暖轉涼,草木由榮轉枯,悲秋的情緒自是愈來愈濃。宋玉在《楚辭·九辯》中興嘆:“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似乎由此開了古詩文悲秋的先河。“萬里悲秋常作客”“風凋碧柳愁眉淡”“老去悲秋人轉瘦”……悲秋之作不絕於耳。清末女革命家秋瑾更是借用一句“秋風秋雨愁煞人”抒發一腔愁緒、萬千悲憤,把悲秋情緒推向極致。
蕭瑟蒼涼固然深藴在秋之深沉中,但換個視角看,經歷了輝煌、絢爛之後迴歸平淡、簡樸、本真,是很自然的歸程。秋的刪繁就簡,秋的高遠深邃,秋的遼闊廣袤,秋的淡泊靜謐,在闡釋着深沉的意旨。如若只是滿懷愁緒,便淡化了秋之深沉,那樣的秋,還有深長的意味、沉靜的韻味嗎?
四季輪換,總給人帶來許多思索、許多感慨,其中最讓人牽掛、最惹人動情的無過乎春與秋。因為春是生機盎然的,秋是蕭瑟肅殺的,這兩個季節在人們眼裏自是非同尋常,古往今來以春秋代指歲月的道理或許就在於此吧。儘管悲秋之作、悲秋之情甚多,對秋的另一方面體悟卻也不可忽視,比之悲涼悽愴,秋的絢爛與深沉也許更能體現它的本色,至少可以豐富人們對秋的解讀吧。
◎本文原載於《學習時報》(作者孫英臣),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