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天安門重新裝修,當工人揭開屋頂琉璃瓦後,頓時激動不已

50年前,天安門重新裝修,當工人揭開屋頂琉璃瓦後,頓時激動不已

天安門,北京的地標建築,明朝永樂年間落成,一直到今天,見證了明清兩個朝代的興衰,以及近代百年中國的風風雨雨。在戰火的洗禮下,它也曾經滿目瘡痍,經過後代無數次的修修補補,才終於有了今天的模樣。

50年前,天安門重新裝修,當工人揭開屋頂琉璃瓦後,頓時激動不已


天安門剛剛落成時,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承天門。設計者是一位年僅18歲的工匠,名叫蒯祥。由於他設計的天安門戳中了明成祖朱棣的審美,朱棣也管他叫“蒯魯班”。

不過好景不長,承天門在竣工50年後,遭遇了一次雷劈,直接把承天門的牌樓給劈壞了。蒯祥又帶着他的團隊進行重建。又將承天門擴大了一番,把原來5X3的房間數擴大到了9X5,還多了城台和城樓兩個部分。重建後的承天門很接近如今天安門的樣子了,看起來也更加氣派了。

然而,後來就是明朝覆滅,闖王李自成佔領了京師。他是農民出生,沒什麼文化,但凡是明朝皇帝勞民傷財修的東西,李自成都要加以大肆破壞。尤其當他看到承天門牌匾上寫的那4個鎏金的大字“承天之門”,頓時怒火中燒,罵了一句“我看你還叫承天”。隨即讓手下開始打砸燒燬承天門,本來還算氣派的承天門,一下又毀於戰火。

到了清朝時期,順治帝看承天門破敗不堪,畢竟是紫禁城的門臉,太爛了實在説不過去。於是踏遍啓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還將承天門改成了天安門。之後康熙又修了兩次,幾百年來,縫縫補補,一直延續到了近代。

50年前,天安門重新裝修,當工人揭開屋頂琉璃瓦後,頓時激動不已


近代,天安門又遭遇了一輪西方列強的炮火,變得殘敗不堪起來。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際,為了保證開國大典的順利舉行,天安門才又被重新修繕洗刷,光亮如新。

不過,在大約50年前的1966年,邢台發生了7.2級的大地震,受餘震影響,天安門的城樓發生了變形。於是,天安門又迎來了一次檢修,正是這次檢修,工作人員在城樓屋頂的琉璃瓦下面,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盒子。

50年前,天安門重新裝修,當工人揭開屋頂琉璃瓦後,頓時激動不已


這個盒子古色古香,採用金絲楠木製成,上面還有一層厚厚的灰塵,一看就相當有年頭了。修繕天安門的工作人員看到就頓時激動不已,馬上將該情況彙報給了文物部門,考古人員很快趕到現場,專家打開盒子後,發現裏面竟然是一個金元寶、一顆紅寶石和一堆五彩糧(黃豆、高粱、黑豆、穀子和玉米)。

經專家推斷,這個盒子裏裝的東西,是用來祈福的。具體是哪個年代的就不可考了,但其作用可以在歷史文獻中查到,即放在屋頂上的鎮樓之寶,寓意祈求國泰民安,長治久安。

50年前,天安門重新裝修,當工人揭開屋頂琉璃瓦後,頓時激動不已


既然是鎮樓之寶,被拿出來就壞了規矩了。於是,考古學家建議弄一個新的鎮樓之寶放進去,填補這個空缺。於是,1970年,工作人員在盒子發現的那塊琉璃瓦下面,又重新放了塊漢白玉進去,上面還刻上了此次天安門翻修的時間作為紀念。

50年前,天安門重新裝修,當工人揭開屋頂琉璃瓦後,頓時激動不已


在那之後,天安門再也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翻修了。如今,我們不但給其加上了避雷措施,還加修了防震系統。經過幾百年的風霜和修繕,它顯得愈發恢弘大氣,同時也象徵了中國走向了更加和平光明的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6 字。

轉載請註明: 50年前,天安門重新裝修,當工人揭開屋頂琉璃瓦後,頓時激動不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