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在雲南大麗高速,如同穿越兩千多年的文明史。
從南方絲綢之路到茶馬古道,再到“最美高速公路”,如魔幻般不斷蝶變的,不僅有路的通達快捷,還有如雪山般厚重的歷史,還有如洱海般深邃的文化。
沿着千年古道行進的高速路
地處滇西高原中部的大理,從古至今都是西南交通樞紐,更是“亞洲文化十字路口”。2000多年前,南方絲綢之路從成都分為靈官道和五尺道南下,兩條古道在大理交匯後合併為永昌道,向西經保山通往南亞。南方絲綢之路古稱“蜀身毒道”,其中靈官道由北至南貫通了麗江和大理。
1000多年前,西南茶葉貿易興盛,一隊隊運茶的馬幫沿着普洱、大理、麗江、迪慶、昌都到拉薩,走出了一條流傳千年的茶馬古道,其中大理至麗江段基本與靈官道重合。
“大理至麗江的高速公路與茶馬古道的線路是基本吻合的,許多地方並列而行。”雲南省交投集團大理管理處黨委副書記熊正邦説。4月14日,在洱海北岸的大麗高速雙廊服務區,熊正邦向北方比劃着告訴記者,茶馬古道穿過蒼山腳下洱海西岸,經洱海北岸至鄧川、劍川,到麗江。
洱海西岸的大理市喜洲鎮,唐代曾是南詔別都,又是茶馬古道重鎮。清末民初,喜洲商幫依託茶馬古道迅速崛起,很快成為雲南省集進出口貿易、國內商品貿易等為一身的第一大商幫,在國內許多大城市和英、美、印、緬等國家設有商號。“喜洲幫四大家之一嚴子珍創辦了沱茶廠,總資產近百億元,積極捐資辦學校、醫院、電站,抗戰時期還向抗日軍隊捐贈了300多輛吉普車和7000多件棉衣褲。”嚴家大院博物館館長楊永和説。
大麗高速經洱源縣一路向北,稍向西北劃出一條弧線,經過劍川古城後直奔麗江。熊正邦解釋説:“大麗高速如走原二級公路線路,將不經過劍川縣,但是劍川是大理連接麗江和怒江、通向香格里拉、走進川藏的重要門户,為了帶動劍川縣發展,大麗高速最終經過劍川。”
藴藏數百年曆史的沿線古城古鎮
大麗高速是一條文化遺產之路,沿線周邊,許多靜態的物種文化遺產默默矗立、熠熠生輝。
在洱海東岸的大麗高速眺望洱海西岸,處處可見文化遺產,南詔太和城遺址、南詔德化碑、元世祖平南碑、大理古城、三塔......無不銘刻着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風雲歷史。
大麗高速經過的劍川縣,更是身藏驚世藝術和人類文明起源之謎,這裏有海門口文化遺址、石鐘山石窟、西門街古建築羣、沙溪寺登街......
大麗高速的終點麗江,更是擁有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和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還有玉龍雪山腳下的白沙古鎮和束河古鎮,無不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
大麗高速連接了三座明代古城,首尾兩端的大理古城與麗江古城為遊客熟知,但半途的劍川古城人們知之不多。劍川古城始築於明初,被稱為“三江邊陲第一城”,為滇藏茶馬古道重鎮、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西門街明清古建築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川古城是座活着的古城,90%的原住居民仍生活在古城,古城建築幾乎囊括了白族建築所有品種,堪稱白族建築博物苑。”劍川縣原黨史辦主任史繼培説。
人們遊覽納西文化發源地、茶馬古道重鎮麗江玉龍縣白沙古鎮的古街景色,卻不知這裏的國寶白沙壁畫。45幅白沙壁畫深藏於明代木氏土司的家廟殿中,繪於明、清時期。“這是中國南方保存最早的壁畫,留有唐宋遺風,存有明代內地壁畫之精髓,融合了茶馬古道沿線的藏、漢、納西等多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之瑰寶。”麗江玉龍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楊志堅告訴記者。
正是千年茶馬古道彙集的文化積澱,才成就了白沙壁畫,見證了古道的變遷與文化藝術的繁榮。
奔湧鄉村和血脈中的非遺文化
靜態的文化遺產彰顯着厚重深邃,動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出絢麗多彩,流淌在血脈中傳承,活躍在大麗高速沿線的古村古鎮。
大麗高速上看沿線民居,目不暇給的是三坊一照壁、白牆青瓦、花鳥彩繪的白族建築。看白族村民們的服裝,多是扎染布料和裝飾。國家級非遺扎染技藝在喜洲鎮周城村傳承了300多年。
記者走進村中小巷深處的白族扎染技藝傳習所,只見80歲的老人楊玲芳在院內屋檐下“喀吱喀吱”地織布,幾位五六十歲的老人在棉布上扎出美麗的花型,幾位年輕婦女在藍色染缸旁像擠牛奶一樣染布,作坊老闆張翰敏和丈夫張斌都是年輕的返鄉大學生、扎染技藝傳承人。
“大麗高速通車後,許多遊客自駕游到周城來看扎染,有些老師學生來周城遊學和研學,我們也方便去江浙、貴州交流,方便的交通對周城扎染的發展促進很大。”張翰敏説。
大麗高速中途經的劍川古城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會給你帶來強烈的視覺盛宴和聽覺享受。視覺盛宴指國家級非遺劍川木雕,花鳥蟲草、飛禽走獸,均在木雕中栩栩如生,劍川巧匠們百年來以精湛的建築技術遍及雲南,遠及川黔。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第一部彩色動畫片《雕龍記》,反映的就是劍川廣為流傳的木匠神話故事。
一陣陣清脆歡快的絃樂,一聲聲悠揚動聽的白語演唱,從古城內的阿鵬藝術團院內傳出,彈奏龍頭三絃演唱的團長姜宗德是國家級非遺白曲傳承人,還是大理三月街的歌王,他和藝術團不僅培訓傳承白曲藝術,還經常為從大麗高速來的遊客演唱白曲。
據瞭解,國家方誌館南方絲綢之路分館將落户劍川古城,目前正在規劃設計之中,這將是全國第一個國際性的方誌館。“分館將集中展示、研究南方絲綢之路25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同時展示劍川的非遺文化,打造輻射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周邊的文化新地標。”史繼培説。
遠古的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與今天的大麗高速,就這樣在沿線的一座座古城古鎮古村中,交相輝映,綻放異彩。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