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文化和旅遊綜合帶動作用發揮明顯。鄉村旅遊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豐富的旅遊產品供給及旅遊新業態,讓人們的旅遊選項更多元;智慧旅遊讓旅行更方便更快捷,旅遊體驗更舒適更美好。
文化和旅遊如何助力打贏脱貧攻堅戰?如何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人們的獲得感?8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文化和旅遊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提問。
在內蒙古阿爾山,一個林區村民寫了一副對聯——“放下斧頭當導遊,小康生活不用愁”。“放下斧頭,再也不伐木了,當起了導遊,這是對旅遊助力脱貧攻堅的生動詮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鬍和平説。
鄉村旅遊扶貧,讓許多農民不離土、不離鄉,走上脱貧致富路。湖南十八洞村、貴州花茂村、河北德勝村、江西神山村等,都由曾經的貧困村變成了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據胡和平介紹,文旅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11家單位實施鄉村旅遊扶貧工程,形成“景區帶村”“合作社+農户”等模式,幫助2.2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脱貧摘帽。
胡和平説,隨着近年來鄉村逐漸成為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文化和旅遊部推動鄉村旅遊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培育了一批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的鄉村旅遊目的地。2019年,我國鄉村旅遊接待人次達到了30.9億,佔國內旅遊人次的一半。
“鄉村旅遊發展,不僅讓村民們吃上了旅遊飯,成為旅遊的從業者,也讓腰包逐漸鼓起來的他們走出家門口、成為旅遊體驗者。”胡和平表示,要堅持旅遊為民、旅遊富民,讓旅遊成為小康社會的標配、美好生活的必備。
如何提供更為豐富的旅遊產品,推動大眾旅遊發展?怎樣滿足人民羣眾對旅遊的新期待?旅遊業發展面臨着更多新需求和新挑戰。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司長單鋼新表示,近年來,文旅部着力豐富旅遊產品供給,提升旅遊品質,改善旅遊環境,不斷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旅遊新期待。
通過推動旅遊產品提質擴容,大眾出遊選擇更加多樣。截至目前,全國已有A級旅遊景區1.3萬多家,其中5A級景區306個;國家級度假區45個,省級旅遊度假區583個。
圍繞百姓需求變化,推動業態創新創意,大眾的旅遊體驗更加豐富。單鋼新表示,目前已推出300家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1299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推出“感受中國力量”“最美鄉村”“田園詩畫”等一系列主題鮮明的精品旅遊線路,不斷豐富大眾的旅遊新體驗。
打開手機應用,機票、酒店、景點門票等在線服務一應俱全。近年來,預約旅遊成為新常態,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徵的智慧旅遊迅速發展。
單鋼新介紹,為了推進預約旅遊、錯峯出行,文旅部印發了《智慧旅遊景區建設指南》。截至目前,全國提供在線預約服務的A級旅遊景區已經超過了6000家。在5A級景區中,除了開放式景區外,均已實現了分時預約。4A級景區線上預約覆蓋率也超過了75%,國有旅遊景區將於今年年底全部實現在線預約預訂服務。
此外,一些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創新創意產品,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和市場好評。單鋼新表示,為了適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文旅部以需求為導向,引導開發數字化文旅體驗產品,鼓勵發展定製、智能、互動等消費新模式,打造沉浸式旅遊體驗新場景,讓文化和旅遊資源藉助數字技術激發新活力、展示新魅力。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28日 0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