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為保護冰川,尼泊爾珠峯大本營或要搬遷了。大本營新址將設在沒有終年結冰的較低海拔區域,確保登山的可持續性。
尼泊爾旅遊局局長塔拉納特·阿迪卡里(Taranath Adhikari)6月17日表示,“由於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使該地區自然環境變得不安全,尼泊爾正計劃將珠穆朗瑪峯南坡大本營搬遷至海拔較低的地方。”
尼泊爾珠峯大本營位於昆布冰川(又稱昆布冰河, Khumbu Glacier)上,全球變暖導致冰雪融化,破壞了冰川的堅固穩定。
薩加瑪塔污染控制委員會 (SPCC) 珠穆朗瑪峯大本營經理謝爾蓋·丹增·夏爾巴(Tshering Tenzing Sherpa)告訴新京報記者,最近兩年他們經常會聽到冰塊裂開或岩石掉落的聲音,“就像眼鏡被打碎的聲音一樣。我們可以感受到冰川在融化,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人滿為患的營地也給冰川增加了安全隱患。每年3月到5月通常是珠峯登山季,尼泊爾珠峯大本營在春季登山旺季最多可容納1500人。“現在遊客每日在大本營的排便量達到了4000升左右,同時烹飪和取暖也要燃燒大量的煤油和天然氣,這些都會對冰川產生不利影響。” 一名負責搬遷的官員基姆拉爾·高塔姆(Khimlal Gautam)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
對於尼泊爾珠峯大本營搬遷一事,夏爾巴表示,大本營在未來幾年內不太可能移動。他説,雖然冰川在移動,但目前營地仍然是安全的。
據BBC消息稱,尼泊爾政府官員表示,營地搬遷行動或將在2024年啓動。閲讀全文>>>
北京公佈了首批1360個無疫社區(村)名單,快查查有沒有你們社區。據介紹,首批名單是從全市7127個社區(村)中評選出來的,而評選上的社區也並不一定是“零病例”,而是嚴格落實防控措施、有效管控疫情風險、避免外溢的社區(村)。
北京本次無疫社區(村)創建活動的目的,在於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使所有社區(村)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切實保障首都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這個過程中,社區的重要性無需贅言。而且,社區本就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戰線,理應做好居民健康和城市安全的“守門人”。
此次首批公佈的1360個無疫社區名單,是前期社區防控的一份成績單,也必將在未來的社區防控工作中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就此去看,積極創建無疫社區、統籌推進愛國衞生運動有序開展等具體步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需要明晰的是,無疫社區(村)並不是指“零病例”社區(村),也不是指從未發生過疫情的社區(村),而是指能夠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能力和組織體系較為完善,即便發生疫情也能夠及時發現、及時管控、規範處置,保證疫情風險不外溢到非管控區和社會面的社區(村)。
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防疫需要突出重點、難點,具有針對性,不能以創建無疫社區為由給居民“徒增手續”,甚至造成社區出入口出現人員擁擠等具體問題。而這些基本的防疫工作,無論是無疫社區,還是其他社區,都需要落實好。
防疫本身是一個社會性系統工程,作為第一戰線的社區,在實現疫情源頭防控工作中責無旁貸,但“社區是我家,治理靠大家”,尤其是在疫情特殊時期,無論創建無疫社區,還是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都離不開人人蔘與。也只有持續壓實“四方責任”,社會各方積極“雙向奔赴”,方能早日實現“動態清零”,迎來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閲讀全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181名核酸採樣志願者上崗啦!記者瞭解到,其中最年輕的志願者只有18歲。
18歲的李晴是北京衞生職業學院的學生,今年剛剛完成3年的在校學習,9月將到潞河醫院實習。此前,她在核酸採樣現場做過秩序維護志願者,“當時我就想,自己作為醫學生,要是能進行專業的服務就更好了”。此次,她終於如願成了一名核酸採樣志願者。
李晴第一次的服務點位是在潞城鎮小甘棠村,穿上“大白”防護服後,只露出一雙眼睛的她看不出年齡,李晴平復了一下緊張激動的心情,開始認真工作。在為幾位村民進行採樣後,她也慢慢熟練起來,在保證動作規範的情況下加快了工作節奏。
“由於棉籤要伸到喉嚨處,偶爾有人不適,會發出一聲乾嘔的聲音,每當這時我會有點不好意思,想跟對方解釋説必須採樣到位,才能保證得出準確的結果。”李晴説,但大家都非常理解和配合,還會向她表示感謝。能在暑假為防疫做貢獻,她覺得自己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記者瞭解到,目前,通州區衞生健康委按照“邊審核、邊考核、邊上崗”原則,正開展第二批623名核酸採樣志願者考核、上崗工作。閲讀全文>>>
6月18日,航空工業一飛院研製的TP500無人運輸機在湖北荊門實現首飛!
TP500無人運輸機於6點18分起飛,6點45分着陸,在空中飛行27分鐘。
TP500無人運輸機是一款通用型大載重無人運輸平台,它可滿足500kg級標準載重、最大航程1800km。它是首個完全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要求研製的大型無人運輸機。閲讀全文>>>
你對電競行業知多少?細數以高校學生為參賽主體的電競賽事,從國家體育總局信息中心主辦的全國高校電子競技聯賽,到遊戲產品研發公司、各地電子競技運動協會、高校、直播平台等舉辦的眾多聯賽、盃賽,都開展得如火如荼,頗有坂上走丸之勢。
在傳統體育項目,職業賽事有着極高的淘汰率,在唯成績論的電競行業裏更是如此。曾有職業電競選手透露,幾千名選手中能打職業比賽的僅有幾個人,入選率有時還不足1%。
相比之下,大眾賽事的包容性要更強,這一點,在高校電競賽事上亦有所展現。對於心懷電競夢想的年輕人來説,參加高校電競賽事可以是放鬆休閒,感受電競氛圍的嘗試,也可以是拾級而上,幫助他們實現夢想的途徑。
如果説職業賽事更聚焦於選手的競技水平,那麼大眾電競賽事在很大程度上則更關注於賽場之外的動態,高校電競賽事也不例外:擁抱高校學生,但不只是學生。
與學生的聯繫不難理解。除了參賽主體,各大賽事主辦方還以賽事為依託,與高校合作,吸收專業人才。
窺一斑而知全豹。高校電競賽事想輻射的,遠遠不止學校和學生。
以電子遊戲產品為載體,電競賽事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泛娛樂性,從學生這一特殊羣體下手,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電競賽事的文化、社交、娛樂等屬性,也更容易促進IP的推廣和“破圈”,實現流量的增長與變現。
隨着市場細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有更多人盯緊高校電競賽事這塊沃土,“高校電競+”也將更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閲讀全文>>>
編輯 李佳蓉 艾崢 設計 甲晨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