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崇尚英雄成為這個時代的鮮明氣質——寫在第七個烈士紀念日
每思祖國金湯固,常憶英雄鐵甲寒。今天是第七個國家烈士紀念日。我們又一次以最莊嚴的形式宣示:“英雄者,國之幹,族之魂。”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永垂不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輿論場上的真摯話語,寄託着人們對英雄的崇敬與哀思,更彰顯着國人始終鮮活的英雄情結。
英雄是人類歷史天空的璀璨星辰,更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座標。透過長征將士,人們驚歎於“風雨浸衣骨更硬”;走近抗戰軍民,人們感佩於“一寸山河一寸血”;品讀抗美援朝故事,人們更能深刻理解什麼是“謎一樣的東方精神”。無數先賢英烈不僅以其頑強抗爭推動了歷史進步,更以其堅定信念、無畏氣概和高尚品格,挺立起了民族精神的萬里河山。
崇尚英雄才會誕生英雄,爭做英雄才會英雄輩出。如果説奮鬥奉獻是一個強大國家和優秀民族不可缺少的血性根脈,那麼崇尚英雄則是一個民族崛起必須擁有的價值取向與自強情懷。不可否認,承平日久,社會轉型,利益分化,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網絡時代,各種觀點泥沙俱下,一些錯誤思潮乘虛而入,刻意歪曲歷史、抹黑英雄的現象確實存在。而對英雄烈士的詆譭、貶損,對英雄事蹟的解構、質疑,污損的是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傷害的是億萬人民的質樸情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設立烈士紀念日“立大德於社會”,到建立功勳榮譽表彰制度“揚大義於國家”,再到制定英雄烈士保護法“布大信於天下”,一系列強有力的行動,展現了黨和國家捍衞英雄、褒獎英雄、尊崇英雄的堅定決心,激起了全社會的廣泛共識和行動自覺。而當制度土壤日漸培厚,愛國情懷、英雄精神的種子也會在億萬人民心中生根發芽、生生不息。
和平不是英雄的退場,而是英雄的新生。今日之中國,早已走出亡國滅種的險境,但必須銘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新中國“站起來”不過70多年,放眼世界,霸權主義、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依舊強大,中國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就越處於國際矛盾的風口浪尖。再看國內,在走向復興的關鍵階段,矛盾問題、短板弱項仍有很多,“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可以説,今天我們所面臨的或明或暗的危機挑戰並不比過去少。
新長征之上,征服“雪山”“草地”、跨越“婁山關”“臘子口”,更加呼喚“為有犧牲多壯志”的英雄精神,以及“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人物。這個意義上,捍衞英雄,就是捍衞我們民族的精神豐碑,捍衞全體國人的信仰支柱,捍衞走向復興的思想基礎。
有媒體發起過一項調查活動:“誰是英雄?今天,我們一起尋找”。大家舉薦的人選,有家喻户曉的國家棟梁、時代楷模,亦不乏名不見經傳的平凡人物——甘當樵夫的扶貧幹部,堅守深山的鄉村教師,執甲逆行的白衣天使……這啓示我們,英雄就在我們身邊,各個地方各個領域各條戰線,都有鬥志昂揚、忘我奮鬥的英雄身姿。在這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大時代,從英雄的精神世界裏汲取養分,在國家前進的征程中標定人生方向,我們都將成為這部英雄史詩的書寫者和見證者。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讓崇尚英雄成為這個時代的鮮明氣質,養浩然之氣、勵鴻鵠之志,我們定能寫就新時代的發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