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是紫禁城建成600週年的日子
媒體也藉助科技手段
帶觀眾雲遊故宮
展開了一場獨具一格的
“穿越之旅”
所以今天
我們就要共同走進故宮
講述已經600歲的
皇家建築“大哥大”
故宮究竟有多大?
四大宮殿比一比
德國大文豪歌德曾讚歎“建築是凝固的音樂”。相比於西方建築的“靈動”,中式皇家建築更趨於隆重威嚴,讓人不由得頓生崇敬之意。
故宮是北京的標識,也是中國的名片,如此龐大完整的建築羣落,世所罕見。作為現存中式建築中的巔峯之作,故宮的建築韻律感更是獨一無二。鳥瞰視角下高低起伏,出入躲閃的佈局關係,再加上黃綠黑紫琉璃瓦的色彩映襯,讓故宮建築羣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故宮座落在北京中心地帶,總體呈一個巨大的矩形——東西約753米,南北縱深約961米,總佔地面積達100.43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高高的城牆和寬闊的護城河將它和北京其他地方分開,而牆內空間廣闊,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餘間。
故宮與其他宮殿對比
能工巧匠亮絕活
故宮在明代初期準備建造的時候,光計劃和設計圖紙就用了整整十年時間,而在建造的時候,明成祖朱棣廣發英雄帖,網羅了各地的能工巧匠,許多南方匠人也紛紛北上。參與建造故宮的主要有八個專業團隊,分別是:瓦作、木作、石作、土作、油作、搭材作、彩畫作、裱糊作,共稱“八作”。
最著名的當屬木匠蒯祥。蒯祥天資聰穎,相傳在16歲時便“能主大營繕”,享有“巧匠”的美譽。在營建宮殿樓閣時,他只需略加計算,便能畫出設計圖來,待施工完畢後,建築與圖樣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天安門便是蒯祥負責設計並統領建造的。
成化元年,蒯祥以67歲高齡再次出山,承擔了重建天安門的重任。他把南方的優質材料——御窯金磚、蘇式繪畫技藝都運用到城樓的建設中,重建後的天安門,規模比原來更雄偉高大,擴建成為巨大的宮殿式建築,氣勢雄偉、佈局嚴整,奠定了現代天安門的規模和樣式。由於蒯祥的建築造詣得到極高評價,也因此被人尊稱為“蒯魯班”。
當然,除了木匠蒯祥外,還有總設計師蔡信。據傳明成祖朱棣將建造宮殿的任務交給了工部尚書宋禮。但建皇宮得先有圖紙,於是宋禮就找到了蔡信讓他設計,而蔡信也不負眾望,他設計的新皇城比元朝時略向南遷;各大宮殿,依中軸線,左祖右社,十分規整;又開鑿南海,堆砌景山。整個設計既方方正正,穩穩當當,又象徵大明長治久安。
經3D復原的北京城,由午門沿中軸線向南望
千挑萬選之材
自明朝以來,故宮經歷了600年的風雲變幻,是什麼原因讓它歷經風吹雨打、日曬雨淋而依然屹立不倒呢?
其實,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便是建造材料的優質。故宮所有的木材都取自楠木,楠木本身帶有陣陣香氣,並且質地堅硬,自古就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的説法,因此成為建造故宮的主要建築材料。
但是你知道古代想要獲取楠木有多難嗎?明書中曾經以“千人入山採木,百人安然歸來”形容楠木的取材不易,因為質量好的楠木來自於雲貴、四川、江浙等一些深山老林中,越是人煙罕至的地方,楠木的質量越是好,要想從原產地運輸到京城,平均十株楠木就得耗費200人的規模去運輸,需要歷經千里,耗時數月。
但是即使楠木送達目的地,也不代表就可以直接作為建築材料了。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還在蘇州修建了一個專門加工楠木的機構,所有從各地運來的楠木要先要運到這裏。首先確保楠木的內部不能有一點瑕疵,包括蟲蛀和開裂,質量檢測合格之後,再由專業的工匠操作,從澆灌到晾曬,再到做成成品,運送到北京,最終真正成為故宮的“棟樑”。
而如今,楠木的選材和加工技術也成為了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故宮600年屹立不倒的秘密,也都藏在這一根根千挑萬選的楠木中。
故宮大殿中的楠木柱已經經歷了600年的風雨,見證了紫禁城的古今朝夕
影響後世的“模數制”
中國古人其實很早就在建築中使用了標準化結構,就比如廊、柱、斗栱、台基,都可提前做好預製件,到現場組裝。而建築就像是傢俱,榫卯結構相互咬合,天衣無縫。
比如斗拱,它的作用是分解大屋頂的壓力,同時具有美觀功能,為了方便製造和施工,式樣已趨於統一,尺寸也走向規範化,甚至成了衡量其他建築構件的基本單位,宋代《營造法式》中,將木作基礎尺度分類稱為“材分制”,將拱的斷面尺寸定為一“材”,共分八等,稱為“八等材”,到了清代,為控制建築物的體量和規模,將木作基礎尺度劃分為十一個等級,稱為“十一等材”。
故宮太和門飛檐斗拱
這十一個等級直接反映在建築物上,就是鬥口的十一種尺寸。這種材分制度已形成在當時世界上堪稱先進的“模數制”。專家學者認為,中國傳統營造,是唯一將模數徹底實踐出來的建築系統。
如何構建
虛擬環境下的故宮
大氣,始終是北京建築的精神核心。相較於南方的秀麗,北京或者説北派建築更能體現中華民族的氣質和內涵,中原王朝的魄力和威嚴,也都藴藏在尺度和規範之間。那麼如何重現這份莊重,讓人們在虛擬的環境下也能感受到皇家官式建築的威儀,成為復原明清北京項目中的重點和難點。
藉助相關資料,結合現代建築科技,名城歷鑑團隊逐漸將原為平面圖的實測圖集及其他研究數據轉換為專業圖紙,再輔以3D建模等技術支持。最後,根據圖片記錄,對其樣式外觀進行打磨。而對於其中的疑難、無存建築,經由專家的推算與繪製,逐漸嘗試復原,又對古籍中可能出現的記載討論參考,得出一個相對一致的結論,最後再進行復原製作。一系列的操作使得在虛擬環境下構築一座故宮,復原一條中軸線成為可能。
經3D復原的故宮全景,僅從圖片上就能領略故宮氣勢之恢弘,格局之規整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故宮建築羣,表現出中國古代的文化內涵,特別是時間的無窮延展,空間的整體次序,建築的尊卑形式與審美觀。而以故宮為代表的眾多皇家建築羣與錯落在周邊的園林、衙署、民居也共同組成了京城建築的“脊樑”。
本文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