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配民謠,在酉陽龔灘古鎮偶遇民謠歌手,用歌聲還原古鎮韻味

對於古鎮,大家都有着怎樣的情懷呢?很多人對古鎮的感情有點左右為難,這其中就是古鎮的古與新在暗中抗衡。人們喜好古鎮的悠然時光,閒情逸致。卻不得不面對商業化衝擊下對古鎮帶來的鉅變。人們從此開始牴觸,抱怨,想找回最原始的那份純真。但時間的推移,讓我們開始漸漸遺忘,忘了那本該屬於古鎮的特別之處。古鎮的情懷到底是什麼?我們本次的龔灘古鎮之旅從這裏講起。

龔灘古鎮,位於烏江與阿蓬江交匯處。這裏依江而建,江水碧綠,宛如翡翠。隔江與貴州銅仁相鄰,地處黔渝分界線。這裏是著名的烏江畫廊起點。古鎮始建於蜀漢,興與唐初,歷史可追溯到1800年前。它作為重慶第一歷史古鎮,擁有崇高的地位。而且這裏遠離城區,可謂是最後的淨土。人們來到這裏,除了感受烏江之美,更能體會古鎮之韻。當年吳冠中先生以龔灘古鎮為原型畫出“老街”佳作,更有“這裏是唐街,這裏是宋城,這裏是爺爺奶奶的家”佳句留世。讓人們對龔灘古鎮的嚮往愈濃,這裏究竟是怎樣一番世外桃源呢?

我不止一次來到龔灘古鎮,每一次來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感受。當然説到古鎮,免不了説一些古色古韻。龔灘古鎮之所以能保持自己獨有的風韻,我覺得歸功於這裏的古鎮定位。當然我不敢去揣摩這裏的人是否拒絕更新,但至少從12年第一次來到古鎮,到今年已經是第8個年頭,這來來往往過程中,龔灘古鎮一直保留着“古”這個元素。而這樣的韻調,不僅僅是建築外形所傳遞。更多的是來自古鎮內在之節奏。這種從內而外擴散的味道,才是“古”字的真諦。

這次到龔灘古鎮,是應着古鎮民謠節而來。民謠和古鎮的結合絕對是天作之合。民謠大多數節奏簡單,節拍輕快,這符合古鎮的基調。更重要的是大多數民謠歌曲,歌詞都是一篇優美的故事,與其説是演唱,不如説是一段陳述分享,這也是古鎮給遊客所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也許這裏的石板路走起來沒有城市裏平坦大道那麼順暢,但每一步都有故事的底藴。也許古鎮裏的道路還不夠寬敞,拎着行李更是笨重,比不上城市裏交通發達,但每一朵綻放在屋檐的花朵都釋放着生命的力量!古鎮,莫過如此!

據悉,此次龔灘古鎮民謠節,從5月22日到6月30日,為期一個半月。這個時間段中,每個週末古鎮裏都會有民謠歌手駐唱。他們分佈在不同的地方,也許在古橋邊,也許在小鋪中,也許在大樹下。你可以尋聲覓人,還沒有看見其人,早已聽見那悦耳的歌聲,這樣的配置會讓人感到稀奇。而節奏和韻味的搭配更會讓遊客重新去認識古鎮獨有的魅力!

一曲陳粒的“奇妙能力歌”,讓我們動彈不得。這乾淨的聲音,從樹蔭傳來。我們慢慢靠近,歌手輕吟。我們甚至放緩了呼吸,生怕一絲雜音打亂這節奏。我們閉眼聆聽,這道聲音仿若清泉沁心,又有醍醐灌頂之力。也許這就是民謠的魅力。

也許我們見不着唐街,遇不到宋城,但我只想待在爺爺奶奶的家,好好回憶那些過往的歲月。也許年齡終究會無情的提示着衰老的來臨,但誰能扼殺那顆倔強的年輕的心呢?遠道而來的我,也許只想在聽一聽清晨裏,揹着揹簍叫賣的聲音;只想看一看晨霧中,獨坐江邊垂釣者的身影;只想迎一迎夜雨之後,穿過雲層的第一道晨光。簡單到像小時候那樣一步一跳,在古鎮長街留下身影!

我用歌曲詠誦,我在古鎮懷情。用民謠遇見古鎮,再好不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5 字。

轉載請註明: 古鎮配民謠,在酉陽龔灘古鎮偶遇民謠歌手,用歌聲還原古鎮韻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