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季播文化紀錄片如何保“鮮”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休閒

日前,文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三季在中央廣播電視台紀錄頻道播出。節目播出以來,以生動鮮活的國寶故事、新潮風趣的別樣表達,延續了前兩季的口碑,豆瓣評分高達9.5,被網友譽為“5分鐘文明簡史”。節目中呈現了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帶着洛神賦圖、《蘭亭序》、敦煌飛天、昭陵六駿等國寶依次亮相,向觀眾一展魏晉風骨,再現大唐氣度。在製作團隊的努力下,每件國寶背後的滄桑歷史,不僅沒有讓紀錄片變得高冷,反而以最現代、最流行、最鮮活靈動的形式,自然而然地流淌進觀眾的心中。

好點子讓熟悉的陌生化

在《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三季中,來自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再次俘獲年輕觀眾,每天5件文物一亮相就被網友刷屏點贊。“文物是文明的物證,這些物證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日常生活。每件國寶背後包含的信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永遠都有新鮮點。從這個角度來説,‘熟悉的陌生化’並不難,就看你願意不願意去思考。”《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三季總導演徐歡説。

25件國寶的甄選令製作團隊頗費心思。為了從廣度上囊括社會生活的各個角度,節目中呈現的文物既要代表那個時代某一領域的最高水平,又不僅限於某一領域。“文明的交流互鑑也會在某些實用的器物上留下審美空間,而某些精美器物則具有卓越的實用功能,總之要‘形神兼備’。”徐歡説。

例如,在節目中亮相的黃河鐵牛是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開元十二年,這項基礎設施作為國家戰略上馬,為了鑄造這些鐵牛,消耗了當年全國鐵產量的五分之四。其鑄造工藝,結合了力學、道路工程學原理,運用靈活且穩固的結構,抵抗着黃河水浪巨大的衝擊,安全使用了五百年,也成就了世界橋樑史上的一段傳奇……

“中華文明視頻索引”是《如果國寶會説話》的基本定位。片中的文物都不只是承載了一段歷史,它本身就是中國人智慧和創造力的文明座標。徐歡介紹道:“我們是用文明的視野來觀察這些文物。這些文物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更是全人類命運變遷的證據。”

《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三季依舊每集只有5分鐘,但在拍攝片中每一個文物之前,創作團隊都要花大量時間做研究準備,要經過反覆論證才能根據文物的特性、解讀和角度,找到適合它的表現形態。為此,創作組有一套固定的工作流程:學術顧問從前期就介入,選題、開題,之後由導演負責執行。成片之後,要經過文博專家評議,最終階段,還要文物局專家把關。

徐歡表示,這些國寶之所以能打動觀眾,其實在創作階段就先打動了創作者。“我們要做的是一部送給時間的禮物。我常跟我的創作組講,創作中要不斷思考兩個問題:第一,這件文物哪裏打動了你,你要把它寫下來;第二,打動你的點是什麼?是你自己強加給古人的觀點,還是有着穩固的學術支撐?我們要讓國寶發聲,而不是通過國寶,發你的聲。”徐歡説,就連讓觀眾拍手稱道的片中文案,創作組在準備時也會從不同角度寫出若干個版本,而只有獲得最終認可的那一版才能與觀眾見面。

內容精巧每集都有個性

看過前兩季的觀眾都有深刻體會,《如果國寶會説話》與以往高冷文物紀錄片有所不同,它形式活潑靈動,內容精巧有趣。尤其是片中的文物在文案和表現上或活潑,或走心,動靜結合,相得益彰。在總導演徐歡看來,文物是有生命的,每一件文物都有獨特的“性格”。創作組試圖站在國寶的角度,感受它的歷史呼吸,再通過接地氣的旁白講述國寶的“心聲”。

每集5分鐘雖短,卻創意十足。例如,第十集“立獅寶花紋錦”,全集沒有一句解説旁白,而是腦洞大開地用電腦編程來展現古代二進制“經緯編織法”的奧妙與魔力,有網友調侃“唐代程序員在編程”。諸如此類融合動效、電音、詩詞、文案旁白等多種表現元素一一呈現。藝術的呈現通過動態的細節表現,把創作者的時空與現實時空進行了聯結。正如徐歡所説;“這看似穿越,但其實正是我們對於歷史文化無限好奇心的表現。”

《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三季規避了高冷的學術性敍事,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跟觀眾平等對話,把文物的重量通過最現代、最流行的藝術方式傳達。比如書法是中國文化中最精深、最抽象、最難以表達的。節目中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就通過大數據算法模擬書法真跡,重現了其創作場景,把觀眾帶到“永和九年”的會稽山。“書法是什麼?《蘭亭序》好在哪裏?太多可説的了。5分鐘的時間,説什麼都覺得片面與不足。清華美院的邱才楨教授給我們提了一個最重要的點,一下有了答案。”《蘭亭序》分集導演馮雷説,《蘭亭序》是最自然的書寫,王羲之的性情、文采、書法完美融合,躍然紙上,需要觀者靜下心來細品。這就是《蘭亭序》一集中,讓觀眾直呼“震撼到頭皮發麻”的創意源頭。

另外,第三季在技術手段和表現手法上進一步升級。在文物呈現上,節目組採用了很多新的技術手段,高精三維數字掃描、高清平面信息採集、多光影採錄技術、表面微痕提取技術等技術手段,讓觀眾能夠看到肉眼看不到的文物全貌。另外拍攝時使用了8K技術,徐歡認為,8K已經是大勢所趨,“本季我們使用了國產8K攝影機,效果很好。雖然8K貴,但從長遠來看,避免了重複投入,反而為社會節約了資源。”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表示,《如果國寶會説話》充分利用了數字技術的特點,儘可能地通過特技使用,通過局部放大、通過變焦換軸、通過一幀一幀的加工、甚至通過擬音化的處理,讓這些靜態的文物動態化、場景化了。“在《洛神賦圖》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風嘯馬鳴,也能體會到潮漲潮消,還能感受到洛神的回眸一笑百媚生……這些我們過去只能通過想象來完成的體驗,如今被電視片用技術直接呈現在我們面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雖然這些特技對文物的‘活化’處理,限制了某些觀眾神與物遊的想象,但對於大多數普通觀眾來説,的確增加了其傳播的大眾性和通俗性。”

學術是文化類紀錄片的底色

“太美了,看得我又哭又笑,凝結了太多才華與智慧,從文物本身到文案與配音都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藴!”“被旁白君‘蘇’到,被文案美到,被文物驚豔到,被文化震撼到。總而言之,猝不及防尋到了自己的根,身為中國人真是太好了!”《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三季吸引了大量觀眾評論。對於觀眾的熱情,徐歡表示感動,“年輕人真的不能小覷,他們的評論和觀點都很到位,我們預埋的一些可能激發大家思考的點,或者是預留的一些想象空間,很多年輕人都能跟得上,他們還能有更加新奇的觀點。”

通過文物啓發年輕觀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使他們願意瞭解更多的歷史與文物,這是製作團隊的初心。徐歡表示,“我們吃的葡萄來自古老的絲綢之路,我們穿的絲織品幾千年前就有了,我們稱呼父親為‘家嚴’、母親為‘家慈’,我們能説出‘君子和而不同’,是因為我們是中華文明的一員,這種文明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物,就是這些文明的直接證據,所以它們當然是有生命的。”

紀錄片要承擔文化普及的功能,這裏的“普及”當然也包括教育。徐歡説:“前兩季《如果國寶會説話》播出後有一個好現象,很多初高中老師在看了我們的節目後覺得很好,於是就在班上放給學生看,學生也覺得有意思。據瞭解,《如果國寶會説話》的相關內容還被一些地區的模擬考試引用,成為語文試卷的閲讀素材,這説明我們的節目的確受到了教育工作者與學生羣體的認可。”

雖然“反差萌”“網感強”“文案腦洞特別大”是許多觀眾對節目的第一印象,但在徐歡看來,學術才是這檔紀錄片最堅固的底色。“我們是用現代人能聽懂的語言,用白話描述了一遍國寶。我們要讓文物活起來,就要想方設法地讓觀眾感興趣,但這個感興趣,絕不是譁眾取寵,也不能譁眾取寵。”

在地球一天24小時、1440分鐘裏,5分鐘不過轉瞬即逝,而在《如果國寶會説話》第三季中,5分鐘則是文物們的“一眼千年”。它們不再是博物館展廳裏的無聲器物,而是通過對國寶生動化、可視化、立體化的詮釋,將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悠久歷史直觀呈現在觀眾眼前,更令無數年輕人愛上歷史、愛上文物。

在題材上,《如果國寶會説話》和《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聯手”,掀起了紀錄片的文博題材熱。在徐歡看來,這其中有一定的必然,“以過去的經驗來看,任何一個朝代邁入了繁榮時期,其文化必然熱。”但是,在選擇題材時,並不需要刻意地研究市場喜好,或者過分預判未來。“紀錄片是一種文化產品,是產品就有產品週期。我們大可不必追尋熱度,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領域,時間會給出答案的。”

每一件國寶,標記出中華文明在歷史長河中走過的痕跡。“這是文明之根上開放的藝術之花,文物是中國文明的一種載體,而紀錄片用這樣一種藝術表達的方式,把文明詮釋出來,它能開放出新的花朵。”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張同道在點評《如果國寶會説話》時説道。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