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山水作品
■黎向羣 著名書法理論家
乾嘉年間,黎簡、謝蘭生的山水畫,將嶺南山水畫推向高峯。到了“二蘇”時代,以李魁、鄭績、羅清、羅岸先、鄧濤、梁於渭等人為代表的山水畫,更趨於專業化傾向,嶺南山水畫再度出現一個高峯。李魁是其最為突出的一位。
李魁(1788—1878),原名魁業,又名奎,字斗山,號青葵、戅魁,別署綠屏山樵、厓門老漁、圭峯樵長、斗室居士、岡州畫隱、青葵道鬥、斗山山人、斗山老狂等。新會天等人。
明末清初,著名畫家石濤提出了“一畫論”、“筆墨當隨時代”的繪畫創新理論及創作觀,對粵中畫壇產生過深刻的影響。石濤,號清湘老人,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他的足跡未及廣東,卻又怎樣會影響廣東畫壇呢?他與著名詩人梁佩蘭、屈大均、程可則都是好友,時有詩畫相答,因此,他的作品在廣東流傳,成為文人畫家研習的範本。黎簡、謝蘭生等人均研習他的畫作。
李魁以山水、人物著稱。從小喜愛繪畫,取法清湘老人。青年時代,其從家鄉新會到廣州隨鄭績學畫,後寓居佛山,活動範圍在佛山與廣州之間。
無聊齋藏其晚年的山水畫鏡片(如圖),絹本,縱90釐米、橫60釐米,款題:“蘭皋三兄先生鑑政,丁巳春三月李魁” 下鈐:“斗山”朱文印一枚。此鏡片是其晚年的山水畫精品,創作於丁巳年,即咸豐七年(1857),時年六十又九。
畫面分為遠景、中景、近景三大部分,層次分明,構圖呈S形,圖中由遠山、酒家、遊船、河水、小橋等景物構成。遠景中左上方留白,題字長短兩行,起到補空的效果。山景以沒骨暈染和勾勒點染相結合,並以墨色、赭石為主,配以少量花青罩染,山勢由遠處綿延到河邊而止,作者在此處再留白與中景連接。中景以河面為主,遠方河面留白,顯得空靈幽深,近處河面用淡墨勾勒寥寥數筆曲線波光,增強水面的動感;奇石硬朗用筆方角肯定。中景與近景幾棵高大樹木連接,與酒家成“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格局,饒有意趣。近景小橋流水、遊船輕過、漁翁欣賞湖光山色,河面波光粼粼,樹木畫法多變,有圓、針、三角狀,有嫩枝、枯枝,有濃墨、淡墨,形成生機勃勃的畫面。畫面整體用筆輕鬆老成一氣呵成,佈局藏露得當,墨色温潤用色淡雅,使觀者心輕神盈。
明清以來,嶺南山水畫一直沿襲江浙文人畫體系發展而來,以南派為宗,以泥古、摹古為風尚。進入“黎謝”時代,在文人畫體系的基礎上,取法清湘老人,畫壇出現了一個創作的高峯。到了清中後期,畫風日趨萎靡,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鳳毛麟角。李魁的山水畫,以“搜盡奇峯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的繪畫創新理論為指導,重視寫生,貼近生活,自創“骷髏皴法”。
綜觀師徒二人畫作,風格確實存在較大的差異,鄭績畫作構圖繁密,用筆細緻謹嚴,喜用濕筆淡墨,畫風清麗。因此,鄭績對他的影響不是在筆墨技法上,而更多的是不守成法,富於創造性。他的山水畫,主要是吸收石濤山水畫疏秀明潔,筆法縱肆,墨法淋漓的技法,還流露出黎簡山水畫的痕跡。所繪的奇境主要是奇巖怪洞,構圖新奇,意象有趣,用筆圓拙,筆墨渾厚重,能闢蹊徑,山岩翻卷起伏,形不似骷髏,筆意卻極似骷髏,藝術個性強烈,尤其在山石形態、畫面佈局、色彩運用、筆墨語言上,打破傳統摹古的程式,為清後期的山水畫帶來勃勃生機,面貌一新。他的山水畫成就要比鄭績高。他所作的市井小民生活小品,也不遜色於“二蘇”。
被稱為嶺南地區第一部美術史的《嶺南畫徵略》(汪兆鏞編纂),僅輯有四十餘字的介紹。李魁出身於寒門,又只是畫匠的身份,即使藝術成就顯著,仍未能為文人畫家圈子所接納。因此,他在畫史和收藏界並不受到重視。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出版李公明的《廣東美術史》一書,才給他一個較為客觀的定位。2004年,舉辦廣東歷代繪畫展,展出其巨幅《木棉山水》畫軸,引起美術界的關注,才將他列為山水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