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獨家專稿 袁帥
做100個作品,不如做一個精品。已經82歲高齡的何鏡堂仍醉心工作,“有時也感到辛苦,但一個滿意的創作構思或作品又使我精神振奮。”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是石頭的史詩”,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首屆梁思成建築獎獲得者、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之父”、中國全面小康傑出貢獻人物、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何鏡堂很喜歡這句話。在他看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斷湧現的重大事件記錄了這些變化,見證了一個時代,“作為建築師,我們有歷史責任去記錄一個時代,當我們不在了,我希望建築還能為人民服務。所以建築師要緊跟時代步伐,表現時代精神。”
放眼全球,那些歷經風雲留存下來的優秀建築體現的都是當地的燦爛文化和人類精神的瑰寶。同樣,我國的建築體系發展至今,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富有魅力的文化歷史。雖然這些建築的實際功能已經改變,但這種變化是與時俱進的。這便是何鏡堂團隊設計出眾多擁有時代表現力作品的重要原因: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體現了民族復興,中國南海博物館表現了“一帶一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保留了民族記憶,以史為鑑的同時,開創未來。
學建築首先要學會做人,這是何鏡堂給研究生授課的第一課。“建築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藝術工作,評價一座建築的優劣,要以它能否滿足人們的需求作為岀發點,而建築師的責任就是為人民設計、提供工作和生活的場所。一座較有規模的建築不可能由一個人完成,它是集體工作的成果,所以建築師的職業道德之一就是具有合作意識。懂得做人的道理,加上才華才智,才有設計成果。”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火紅的中國館成為一道靚麗風景,驚豔了世人。作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建築師,中國館是何鏡堂的代表作,是他最喜歡的作品之一,也是最能體現他這一觀點的作品之一。“世博會國家館是表現國家形象的作品,我們最終確定用八個字詮釋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中國特色、時代精神。對於如何通過挖掘中國文化來解讀這八個字,我們選取了文字、顏色等多種中國元素,譬如用木頭搭建中國館框架,這與歐美的建築方式不同。在外觀造型方面,一定要抽象,一定要是精神上的體現,所以大家會聯想到中國館像鬥冠、糧倉,甚至火鍋等等。”何鏡堂回憶,當時團隊曾擔心一個佔地1.5萬平方米的龐大建築穿上這麼紅的衣服,與上海的整體環境是否衝突?會不會顯得突兀?何鏡堂與中國美術學院的專家進行了多次商討、研究,最終,中國館外觀採用了漸變紅。而這一研究成果也被借鑑,用於由何鏡堂擔任設計總顧問的迪拜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建設中,可謂時隔多年,對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經典設計的傳承與致敬。“這些工作都需要團隊來完成,不能是一個人單槍匹馬在戰鬥,所以學建築首先要學會做人。”
對於工作,對於成功,對於生活,何鏡堂看得很輕,又看得很重。“不怕輸,輸多了總會贏的。”何鏡堂表示,建築既有技術一面,又有藝術和文化的一面,所以在這一領域“不存在一百分,沒有絕對的精確”。已經82歲高齡的何鏡堂仍然醉心工作,“有時也感到辛苦,但一個滿意的創作構思或作品又使我精神振奮。我選擇了一條設計與研究、創作與教育結合的道路,一條辛苦但快樂的路。”何鏡堂直言,做100個作品,不如做一個精品。勤奮、技能、人品、機遇,何鏡堂認為這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四要素,缺一不可。“當你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堅持一步,轉機就在眼前;當你滿足於周圍人對你的誇耀的時候,常常是你走下坡路的開始;當你能夠工作的時候,盡心盡力為社會多做有益的事;當你不能工作的時候,大家依然能夠想到你,關心你,呵護你,你就會感到幸福。”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6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