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熱;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娛
很多事情都是有由頭的,蜻蜓為什麼喜歡池塘,因為蜻蜓要點水啊!
點水,首先它不是個褒義詞。就是這樣,一個休止符被先生拿到了手,然後他興興的拎着走向另一個方向,他相信的是琴音終優美,我篤定的是生活本自芳!
昨日讀到賈平凹的散文我有病真是百感交集,從繁榮走向平靜,從跌宕走向坦然,從慕虛走向務實,從逐利迴歸初心,一個人一生的時光有限,幹嘛去難為自己呢?説的也是,尤其結尾那句老話讓人喜愛之極,“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熱;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娛。”
想想昨晚在廣場上散步的時候,10點多的時候夏天的人漸漸稀少,坐在椅子上的我突然被一個接一個的青蛙的聲音震住了,廣場上明明沒有池塘,那青蛙的聲音從哪裏傳來?跟着青蛙的聲音走,但是青蛙的聲音是從柵欄下面傳來的。壁爐是為噴泉而設的。下面有水嗎?噴泉只在節假日開放。應該是的。至少,它們下面一定是濕的,否則青蛙就活不下去了。 這就是生存之道,各司其適,適則生存,人蛙自同。 回過頭來細品題目中道光秀才朱景昭的“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熱;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娛。”這副書齋聯。 所謂“不因人熱”,委婉含蓄,即不願攀援權貴,寧可躲在僻靜的書齋讀書自娛消遣。據説他後來還是做了兩江總督李鴻章的幕僚,因人而“熱”起來了。所以,寫字之人的話你可以聽,但不能全信,叫做借鑑更好。 其實平生一片心,於誰都有“熱”和“不熱”的時候,因人、因事或因環境。做不到適者生存必然會被優勝略汰,所以熱與不熱首要的條件是認清自己,不過很難,不然怎會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你”呢? 再説“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娛。”也不對,寫字之人,寫文只是完成了一半,寫出來有人讀那才叫寫作的完成,即認可。如我也一直聲稱自己每天寫篇小文是一種愛好,是一種堅持,誠然!但,當友人透過文字解其意發乎慨的時候還是會沾沾自喜一番的,是虛榮的表象,卻不是虛榮的實質,它其實是一種共鳴的美好。 世間需要美好,不然人間無趣,進而人間不值得。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自題書齋聯“咬住幾句有用書可以充飢,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一個人的愛好支撐着他的信仰,無信仰日子會坍塌,“文字充飢”屬於精神層面,“竹似兒孫”是生長希望,長長的一生別把自己捆綁在某個人或者某件事上自縛,世界很大,可以隨時隨意去看看。 不過,生活就是生活,任性是大忌。 週末蒞臨,五月見底,這一年的一半很快也會消失,且自珍惜,且自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