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後現代地理學家索亞説:“人的生存即是從自身主體出發的製造地理的過程”。對於自我所在地的追尋和發問,構成了縵山雲起的創造原點。縵,意為縱橫交錯延展、平鋪直敍地交匯。在越來越異質化的生存語境下,我們試圖通過不同力量的聯結形成對此在有意義的指引,定義理想的森居生活圖景。建築語言

自然與歷史的二重奏

島嶼、平原、山谷、荒漠,在這個時代,人們所處的環境和居所不再是一個凝固不變的容器或者客觀絕對的框架。我們比任何時候更加意識到自己根本上是空間性的存在者。也比任何時候更有力量去生產和改變。

縵山雲起所處的譚家橋鎮,居於黃山東麓,臨近大黃山國家公園、太平湖景區,擁有山、丘、田、地、河、湖等多種地理風貌。處在古徽州府和寧國府(今宣城)的南北中軸,由古至今便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205國道、103省道、合銅黃高速和即將建設的蕪黃高速在此交匯。獨特的區域位置,使得這裏顯得不那麼與世隔絕。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從公路轉入蜿蜒小徑,散落在田野邊的古村粉黛青瓦,仍能清晰地感受到此地徽州文化的浸染。徽州七山二水一分田,貧瘠的土地致使年輕人外出經商,加以程朱理學,造就了徽商刻苦耐勞、賈而好儒的美名。錦衣歸鄉之後,往往大興土木顯示財富與文化,發展出「徽派建築」的地域風貌。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沿着自然風貌和建築歷史的腳本,縵山雲起以善用古老智慧並且親近自然的設計方式,開始構建自己的空間美學。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居住空間和理念,是建立在遊牧概念下的現代山居社區。它尊重土地原本的面貌,不對抗、共進退,同時又擁有現代化的生活品質,舒適、便利,愜意的享受。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空間脈絡內外兼修的居住形態

徽派建築講究負陰抱陽,依山就勢。有平地則聚,無平地則散,與環境相融,依託環境、 構成“枕山、環水、面屏”的理想格局,形成了民居與環境的和諧關係。“居住是在天空下、在大地上、在諸神面前、人的留守”海德格爾如是認為。空間應該納入這四元的本質,並形成保護這四元的整體。縵山雲起刻意模糊了居所與環境的界限。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沿着地勢分佈的建築羣,被不同高低的綠色包裹成塊,曲折的小徑貫穿其中,圍合又開放。多處運用的大景觀玻璃、擴張網、導光散板等材料,將室外的風景充分引入,重新詮釋建築與山林環境的關係。細節處的景觀採用竹、木、磚、石進行點綴,親和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有機形體的設計與自然材料的運用配合錯綜複雜的地貌與環境,讓建築和自然的交互相連,像雙手的十指交叉,成為一個無縫的整體。風帶着草木的清新四處遊走,雲卷着濕潤的水汽聚散離合。住進山林間,久違的流動感讓人重新體會到生活的況味和志趣。無論身處縵山雲起的哪一個角落,都能感觸到自然的流露。

綜合景觀與建築的特點,我們歸納出觀雲民宿、觀山酒店、觀嶺洋房三種不同的產品形態。既保持與自然相融的特徵,又具有特色各異的格局和個性。

01

觀雲民宿 · 精緻古樸

傳統又簡約的徽派住宅,頭部設置出徽派典型的建築符號——馬頭牆。馬頭牆「青瓦、白壁、黑牆邊」,在古代因高處民宅象徵翹首盼望離鄉背井的家人;馬字取一馬當先、馬到成功的吉祥意涵,顯示出書香傳家、世代入仕的理想。而實際機能層面上,具備防風防火、防盜的功能。因古徽州民居多取用山地木材建造,為避免火源殃及鄰舍,建造馬頭牆隔斷。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屋頂承襲傳統的形制,另用深色的金屬格柵的材料替代青瓦,強化了結構的輕盈質感,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地映襯遠處山巒的輪廓。立面採用象白、石灰、深褐,由上至下三段式的漸次分佈,搭配橫向的切割線條和豎向的構件,節奏變化讓建築肌理一張一弛,顯現出動態的美感。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02

觀山酒店 · 現代主義

依山而建,面朝遠方。觀山酒店的建築形體一曲一折,嘗試用精簡的現代筆法演繹山形水勢。長短間帶出非對稱的結構轉向,最大限度地讓每個房間都能感受山林間朝暉落日的風景。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建築的外牆設計有意弱化了顏色和材質的裝飾語言,僅用幾何化的框架線條和綠植有序點綴。室外的公共庭院延續轉折形態的路徑,藉助下沉庭院和堆坡景觀增加立面的層次感和趣味性。折與藏,通過思考秩序、模數和變化之間的平衡,共同呈現出一個年輕又活力、傳統又現代的空間氛圍。

觀山酒店設有40、60平米的套房,坐擁舒適的層高和良好的私密性。實行酒店公寓化的管理,功能配置俱全。底層下沉庭院擁有超過一萬平方的商業配套,完整住宅體驗。靈活均衡了年輕、短途、小型家庭、精緻主義的旅宿需求。為個人資產配置或留在山林中提供了優越的選擇。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03

觀嶺洋房 · 天地院落

無論是北方的四合院、東部的客家土樓,雲南的一顆印,還是近處的徽州宅院。千百年來中國人聚羣而居,有着深深的院落情結。觀嶺洋房在山林間蔓延出中國院落的人文美學。

傳統的徽州民居以內天井作為主要空間的組合單元,四周坡屋面的屋頂,圍合成一個開放式空間,匯四面雨水,下底設池塘、留溝防、變路徑、安石埠,立基劃界、以滴水為界的天然之井、故也取名天井。意指水聚天心、四水歸堂,這其中有采光通風的需要,也有聚水聚財的吉利。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觀嶺洋房以下沉庭院演繹四水歸堂,160平方的院落內共有兩處天井,一大一小。晴時日光隨着時間遊走嬉戲,靜觀光影的變化;雨天大珠小珠滴答迴響,聆聽自然的迴響。徽派建築的風水、機能等設計要素,應用到現代居住環境,創造出舒適宜人、接近心靈層面的靈性空間。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庭院公區設置抬高的透明廊橋將大小院落連接,使之成為休憩、交流、穿行的公共節點。想象行走其上,忽聞呼喚停駐向下望去,親密友鄰一高一低閒談片刻。平淡的建築形態,因一次對話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共享交流。院落的人情、生活和詩意,東方語境潛意識中的羣居情愫,靜謐湧現。

精神內核

迴歸此在的安心之處

縱觀「縵山雲起」的三種居住形態,它藴含着中國人關於密集與疏散、嚴整與均衡、古樸與現代的生活美學以及人生哲學。突破“世外桃源”的定義,既營造閒適寧靜的生活氛圍,又創造充滿活力的多元體驗。

你可以在撒野公園,像孩子一樣冒險;在山時LIFE,品嚐咖啡的愜意;在山下CLUB,和友人把酒言歡;在瞰山藝術,浸染美感的薰陶;在品山食堂,發掘鮮美的風味;在藏山會館,志同道合地相會。在喜柿市集,與生活有機對談;在MINI農場,重拾大地的敬畏;在自然市集,貼近當地的煙火;在青年社區,提振創造的活力。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一點一滴,編織起縵山雲起森居生活的理想圖景,指引來到此處的人,“生存於安定,被帶向安寧,留居在安寧之中”。在這裏建築並非僅僅是實現居住的一種方式和途徑,建築本身就是居住的過程。生活在其中的人將會不斷擴展、更新我們對建築本身、對縵山雲起的理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13 字。

轉載請註明: 縵山雲起|建築:在山雲間構築一方理性森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