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農壇裏話黍香 農耕傳承“秋收”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5日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為深入挖掘農耕文化內涵,展示耤田歷史風貌,5日上午,以“歲稔年豐黍稷香·重農固本國運昌”為主題的2020年北京先農壇秋收儀式在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舉行。
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現場瞭解,秋收儀式現場活動主題鮮明,主要分為秋收儀式和文化體驗互動兩大部分。秋收儀式在鏗鏘的鼓點中拉開序幕,多次參與先農壇農耕文化活動的學生代表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培植高粱苗的經歷以及對農耕歷史的感悟。在激揚的民樂表演後,伴隨着一聲清脆鑼聲,秋收儀式正式開鐮,受邀參與活動的現場親子家庭下田體驗豐收的喜悦。
為深入挖掘中國文化傳承史脈,拓展青少年對農耕種植認知視野,活動在文化體驗互動部分,還分設非遺文化體驗互動、傳統文化體驗互動等兩個環節。其中,非遺文化體驗互動包括:儺戲卓彩、彩陶泥塑、團花剪紙、造紙花藝和紙印作畫等;傳統文化體驗互動中則設置以不同傳統文化為主題的遊戲,如春收秋種、豐收採摘、農夫果園、畫印秋田等。現場親子家庭以及遊客積極參與互動遊戲,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非遺傳承技藝的魅力。
據瞭解,2020年是先農壇建成600週年,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為傳承農耕文化,發揮農業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開展了一系列文化體驗活動,助力加深公眾對耕讀文化的理解與認知,並運用博物館資源,講好北京故事,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及中軸線申遺工作。
相關鏈接:
北京先農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原名“山川壇”,大體格局形成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時期經歷較大規模重修,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先農神和舉行親耕耤田典禮的地方。
坐落於先農壇內的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古代建築技術、藝術及其發展歷史的專題性博物館,1991年9月2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館內依託先農壇建築羣向公眾展示我國悠久的建築歷史文化和精湛的傳統建築技藝。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