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花山水庫
在一個地方工作時間久了、呆久了,對這裏的每一寸土地都產生了別樣的感情。在花山村駐村工作有近二年了時光,不在那裏聯村工作也近一年了。近來總是有個念頭在心底深處不斷縈繞……那裏的山、水時不時浮現在眼前,那裏的人們是那麼的地道厚實。那一山一水的記憶就在腦海,那一事一景彷彿就在眼前,於是決定一定要靜心再去轉轉,看看那裏的山和水……
於是選了個晴好天氣,我只身一人又來到了曾經工作過的熟悉的地方——花山村。
花山村,一聽這個名字,就讓不瞭解它的人有那麼一點兒想入非非,是花一樣的山嗎?是開的什麼花啊?山高不?在哪?有什麼來歷不?
還真巧,這裏有花,有山,還有水,花山村的名字還真是那麼個來歷。關鍵是,這裏還有個值得去探索的湘軍古道(據傳曾文正公走正是從這條山坳坳中走出去的)。
水光瀲灩晴方好
進村公路筆直,從花山水庫直流而下的清澈河水穿塔水橋直流而下入涓水,兩邊平整的稻田鬱鬱葱葱、碧波盪漾,一幅新農村畫卷省級衞生村花山村映入眼簾。沿路直上,過了油鋪子就來到了花山水庫的庫腳。
花山水庫分為上、下花山水庫,均為小II型水庫,在雄偉的一字大脊羣山間峽谷築壩而成,上花山水庫修於1958年,下花山水庫修建於1968年,庫容不大但在當地灌溉的區域達四個村。聽村上老一輩講,當時建庫時都是派的工,帶着乾糧個個幹得可是熱火朝天了。很是幸運,在水庫堤壩處,還看到了兒時見過的紅蜻蜓。
沿着水庫一路而上的是一條沿山鑿開的公路,以前是條羊腸小道,進進出出有四個村民小組的人,要騎個摩托車進出得是個好把手才行。2018年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這條長達2公里的鑿壁公路修建完成,記得當時第一次中標方因為對公路地質情況掌握不全,而主動放棄,後來是專業隊伍從巖壁上鑿出的這麼一條公路。
來到下花山水庫的庫尾——馮詳公,現在在這裏留有三户人家的住宅,但基本是長期外出或已搬遷到水庫下方居住了。一座刻有“齊心橋”“幸福橋”的小石拱橋成為了當時村民進出的主要要道,橋下溪水潺潺直奔水庫。
小橋流水人家
馮詳公以上就是上花山水庫了,堤壩的兩邊分別是山間小路和新修建的水庫公路,這次沒我沒走公路,而是選擇了左邊那條被花山人民辛勤勞作磨鍊出的一條小道。説是小道,其實不然,據瞭解曾國藩當時從荷葉走出去就是從此道而過,並且在上花山水庫庫尾處建有“萬福亭”,“去時稍息竹山坳,回來轎歇萬福亭”此句傳説在當地一直流傳:曾大人在外出時一般在竹山坳(原竹山村一小地名,現屬白碧村)稍作歇息,回來的時候轎子就歇息在萬福亭。
“萬福亭”現不復存在,時過境遷,村裏一些老者現在依稀能記起當時“萬福亭”的模樣。據瞭解還有一種叫上七下八的説法可以佐證:上七是指從塔水橋至銅梁山頂是七華里,下八是指從山頂到湘潭歇馬水庫尾是八華里。
上花山水庫
行走在此間小道,都忘了正是夏日酷暑時節!不過説實話,進入山間小道,氣温至少要比外面至少要低二度,依山傍水,風景目不應暇。
綠蔭不減來時路
勤勞的人民
當下,還有部分已經搬遷外住的勤勞人民在此間勞作着。
沿着林蔭小道而上,從上花山水庫尾開始,道路就顯得越發陡峭了,以前古道都是有青黑石板鋪設而成的,但現在青黑石板在“新亭子”以下基本不復存在,據説是建壩時就地取材取走了一部分,還有部份被當地居民建房時搬回用於打地基了。
或許這一棵棵的古樹,足以見證歷史的滄桑。
見證歷史的滄桑
野生獼猴桃
路邊時不時有野生獼猴桃探出個頭來,但這也改變不了我對湘軍古道蛛絲馬跡的探訪。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灣塘屋裏以上的不遠處,還真找到了一塊刻有“花山大隊正衝隊”的青黑石板。
青黑石板古道
“新亭子”以上近山頂處,至今還有一段保存較為完整的古道。
沿着山脊往東就是“一字大脊”了,關於一字大脊還有個美麗的傳説:
相傳有一仙人挑着兩個大小不一的籮筐,掌燈時分就來到了大山腳下的花山村。熱情好客的花山人見了這位外來客人,頗為歡喜,他們以美酒佳餚相陪,不知不覺已到雞鳴。仙人突然想起師父"雞鳴前一定要翻過大山"的教誨,便起身告辭,挑起擔子飛也似的上山去。可是,送客的花山人一會兒便發現,那人的擔子擱在了山頂,扁擔成了一條"一字脊",兩個籮筐便成了一字脊兩端的"巒柱"。
昌山頂俯看一字大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