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壽(1768~1822年),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書畫家、篆刻家。字子恭,號曼生、曼龔、曼公、恭壽、翼盦、種榆仙吏、種榆仙客、夾谷亭長、老曼等。曾任贛榆代知縣、溧陽知縣、江南海防同知。
其工詩文、書畫,善制宜興紫砂壺,人稱其壺為"曼生壺"。書法長於行、草、篆、隸諸體。行書峭拔雋雅、分書開張縱橫,獨步有清一代。篆刻師法秦漢璽印,旁涉丁敬、黃易等人,印文筆畫方折,用刀大膽,自然隨意,鋒稜顯露,古拙恣肆,蒼茫渾厚。為"西泠八家"之一。
此件陳鴻壽行草四屏,全篇字字獨立,氣脈暢通,渾然一體,雅而不俗,風格灑脱,精彩紛呈。
鈐印:曼生、陳鴻壽印(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陳鴻壽》50、62印,1089頁)
題識:乙亥四月書坡公句。陳鴻壽。
鑑藏印:閔蘿盦收藏印、■軒鑑藏、閔魯伯
釋文:老可能為竹寫真,小坡今與石傳神。山僧自覺菩提長,心境都將付卧輪。江左風流王謝家,盡攜書畫到天涯。卻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父老爭看烏角巾,應緣曾現宰官身。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卧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且並水村欹側過,人間何處不巉巖。我行都是退之詩,真有人家半掩扉。千頃桑麻在船底,空餘石發掛魚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