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時打撈的文物,引起專家的爭議,精美圖案讓人難以忘懷

舊中國時,國家積貧積弱,百姓温飽都成問題,更不用説更高層次的文化享受了。那時候的文物,不斷流失海外,被幾位名家所保護下來的,就算幸運了。直到今天,全國各地的博物館中,琳琅滿目的文物,讓人眼花繚亂,這不僅是國家繁榮富強、安定團結的結果,也與民眾文物保護意識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比如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商龍虎紋青銅尊的經歷,就充分説明了這一點。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安徽阜南縣的一位農民徐庭蘭與父親以及幾位好友一起,去當地的河邊捕魚。當漁網撒下之後,他感覺掛着了沉甸甸的東西,以為是條大魚,便親自下河去抓。結果,這一網打下來的,並不是大魚,而是一個酷似鐵盆的東西。

雖然見識不多,但徐庭蘭立即反應過來,這應該就是傳説中的青銅器。於是,他又和朋友們在周邊細細搜索,最終又找到了好幾件文物,商龍虎紋青銅尊就是其中之一。

消息不脛而走,許多文物販子聞訊而來,開出了每件50-80元的高價收購。在當時,這是多麼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淳樸的徐庭蘭卻抵制了誘惑,經過與家人的商量,他和父親一起帶着這些文物進省城,捐給了相關部門。

由於時間太久,小珏不清楚徐庭蘭當時獲得了多少獎勵,但比起所捐獻文物的價值,都將是九牛一毛。因為光是這件龍虎尊,就已經是國之瑰寶。

尊是古代的酒器,同時也是禮器,象徵着擁有着的地位,因此做工都非常精緻。這件龍虎尊更是如此,它器形巨大,高為50釐米,口徑為45釐米,重約20公斤。它的造型十分古樸厚重,顯示出主人尊貴的身份,更為重要的是,它的紋飾是無比精美而充滿着神秘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37 字。

轉載請註明: 捕魚時打撈的文物,引起專家的爭議,精美圖案讓人難以忘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