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懂懂筆記(ID: dongdong_note),作者木子 編輯秦言,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在二手平台上只花幾十元即可“隨機”抽得價值數幾百元的品牌衣服或鞋包,甚至是名牌化妝品,這樣的盲盒有人買嗎?
近日,有不少網友向懂懂筆記透露,在幾家知名二手電商平台上,出現了號稱名牌化妝品、衣服的盲盒玩法,買家大約花上二、三十元到六十元,即可購得隨機盲盒。有的商家更是誇下海口,承諾自己發貨的商品均為知名品牌衣服、鞋包和名牌化妝品,買家只賺不虧。
與以往僅花幾元抽取“手機盲盒”不同,這些盲盒的發貨商品不再是大量廉價的數碼配件,而是成色在八成新以上的服飾服裝。瀏覽一下商家評價頁面中,也全是清一色的買家好評,看似口碑極佳。
那麼,這種所謂的“時尚盲盒”真能夠淘到名牌好貨嗎?會不會這背後只是一些商家“清貨”的新套路?
鞋服“盲盒”銷量可觀“購買鞋服,先留言尺碼。購買箱包可直接拍,款式隨機發貨。”
根據部分網友提供的線索,懂懂筆記在某知名二手電商平台上搜索“時尚盲盒”一詞,找到了大量銷售鞋服、化妝品“盲盒”的商家。隨機選擇其中一個商家,大致瞭解到了盲盒下單的方式。
商家設置的自動回覆提示中,顯示若購買鞋服,需要先留言尺碼再下單。而箱包類“盲盒”只需拍下箱包對應的鏈接即可。
在“盲盒”的詳情頁中,懂懂筆記還看到這樣的描述:只花60元,即可隨機購買到艾格、H&M、夏拉貝爾等時尚品牌的服裝。
另一家銷售類似“時尚盲盒”的商家,甚至號稱買家有機會“抽”到皮爾卡丹、Lee、班尼路等傳統大牌的服裝/鞋品,價格也只需要十元、二十元而已,真可謂相當低廉。
面對這樣的超級實惠,不由令人懷疑這些大牌鞋服“盲盒”商品究竟是否為正品。
“都有商標、吊牌的,支持專櫃的鑑定,絕不是什麼剪標、仿品,您可以放心買。”一位商家斬釘截鐵地告訴懂懂筆記,店裏在售“盲盒”所隨機抽出的鞋服、箱包產品,均支持專櫃鑑定,假一賠十。
有位商家甚至透露,盲盒內的鞋服、箱包,都是品牌實體店裏的庫存、換季尾貨,有的甚至是雙十一、雙十二活動之後,一些買家退貨、換貨,不適宜再次銷售的正品商品,“到貨之後您可以上網搜一搜同款式,原價低於100(元)的我給你退貨。”
至於為何在詳情內描述“商品成色保證不低於八成新”,對方的解釋是為了避免糾紛,畢竟部分商品在商家倉庫內積壓了一段時間,無論是外觀或是包裝盒都有一定摺痕、灰塵,但可以確保“絕不是二手”。
“部分退換貨的商品,包裝會有破損,衣服會有摺痕,或者是試穿過,但品質都有保障的。”為了自證口碑,商家還向懂懂筆記展示了一張買家評價截圖,評價所顯示的買家秀圖片均為吊牌齊全、品牌商標完整、無損鞋服箱包。其中,有買家秀展示出僅花30元購買到的“盲盒”同款名牌皮鞋,原價為288元。
儘管商家的承諾天花亂墜,但在“盲盒”的詳情頁當中,赫然出現了這樣的一句話,“由於商品特殊,非尺碼問題概不退換貨,下單視為悉知。”
同樣,對方對這句話的解釋是: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或許是因為價格相當低廉,買家出於幾十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想法,短短一個月內,部分商家的銷量已經高達幾百單。
那麼,類似“時尚盲盒”中的鞋服箱包,真的如商家所説的那樣都是大牌尾貨嗎?買家花幾十元買到的“盲盒”真的都是隻賺不虧?
尾單“盲盒”成本或只幾元“呵呵,你這件衣服多少錢買的?”
花了20元,懂懂筆記在其中一個二手電商平台上購買了鞋服“盲盒”,並得到了一件男士上衣(品牌為字母P開頭)。拿着“抽”到的上衣,懂懂筆記找到了在廣州沙河經營鞋服尾貨批發生意的商家湯哥,希望能幫忙鑑定一下。
湯哥拿過上衣後,用鼻子仔細嗅了一嗅氣味,十分肯定地表示:這件上衣並非二手貨。可是,僅憑面料和做工,他也分辨不出這件上衣究竟是否為該品牌正品,“你看,袖口線頭很明顯,縫線也開始脱落,即便是尾貨,也是有瑕疵的殘品。”
當問及類似的上衣在尾貨批發市場內拿貨需要多少錢時,他再次摸了摸面料表示,如果量足夠大,一次批發上千件價格大概只要 2~3 元。而瑕疵品更是論斤批發,稍微計算一下,除去運費銷售這件上衣的“盲盒”賣家至少賺了15元。
“類似有瑕疵的尾貨,不管在市場裏還是到服裝工廠收,都是一找一大把的。”好奇的湯哥不斷追問這件上衣是從什麼渠道購買的,當得知是在二手電商平台上花了20元買的一件“盲盒”時,他不由得笑着説道,“這真的是交智商税呀,這東西怎麼可能值20塊?”
實際上,類似的上衣在品牌最初上新時,官方店鋪售價的確會高達上百甚至幾百元。但換季之後,部分尚未售出的庫存品會放到二級店鋪、經銷商那裏進行打折清倉,已經經歷多次換季迭代仍舊沒能售出的庫存品,就會成為品牌尾貨,流到尾貨批發市場中。
尤其在每年的雙十一、雙十二之後,品牌店、經銷商大量庫存沒能售出後,尾貨市場便會出現大量低價的鞋服箱包,其中有的是庫存商品,有的是買家退貨的瑕疵品,“稍微好點的,沒有瑕疵的衞衣要30塊,牛仔褲要10幾塊,T恤只要幾塊錢。”
一般而言,沒有瑕疵的尾貨都會被批發商按上千件起量拿走,流到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實體服裝店,進行再次銷售。瑕疵品會論斤出售,當作回收的布料毛料,製成抹布或者拖把等等。一般尾貨都會在一年的元旦之前處理完,避免積壓在倉庫裏面“長毛”。
“兩個月前的確有拿貨商專門挑選瑕疵品。都是論斤批發的,説是要做成盲盒、福袋出售。”湯哥坦言,除了有商家拿瑕疵尾貨以“盲盒”、“福袋”的方式在線上出售之外,市場內也有一部分年輕的批發商自己做“盲盒”生意,消耗尾貨商品。
庫存商品積壓過多的原因,或是受疫情影響部分尾貨商品出口受阻,市場目前尾單存貨較多,而直播電商刷量、數據造假嚴重,也會造成部分品牌鞋服推貨量大,商家急於消化尾單庫存,“但無論如何,做成盲盒之後的確能消化部分尾單庫存,套路是相當的高明。”
聊到同樣被做成“盲盒”的所謂名牌化妝品,湯哥猜測道理應該類似,相比普通鞋服尾貨,化妝品更有日期方面的限制。而相比論斤稱的瑕疵鞋服、臨期化妝品,用尾貨的玩法做成“盲盒”之後,這些積壓貨品甚至可以擺脱“賤賣”的處境。
附加了“智商税”的尾貨“你知道那些大牌尾貨,在小城市的服裝店裏賣多少錢嗎?”
當得知目前二手電商平台上的“時尚盲盒”能賣到幾十元后,湯哥表情中有了一種“原來如此”的意味。
他告訴懂懂筆記,一般品牌尾,即便沒有瑕疵,只要成色相對較好,批發給三、四線城市實體服裝小商家,售價也只是原價的一、兩折而已。
更何況,瑕疵品、處理品都是不值幾十元的價錢,之所以會有大量的消費者購買,而且拿到“盲盒”後發現是瑕疵品仍會給商家好評,估計也是考慮到性價比之下的瑕疵還算合理,因此照單全收。這裏面的討巧之處,主要是因為“盲盒”的概念以及銷售的模式。
“如果是實體商店,擺着大量有瑕疵的品牌尾貨,説一件四、五十肯定是沒人買的。”
湯哥表示,如果在線下實體商店花了幾十元購買到一件有瑕疵的大品牌庫存尾貨,消費者大多會回去會找商家麻煩。可是,加了網絡“盲盒”的概念之後,情景卻不同了。
消費者在屏幕上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麼樣的鞋服尾貨,除了尺碼要精確,基本上是認可了盲盒的品牌隨機、商品隨機、成色隨機。只要拿到的鞋服是正品尾貨,即便是有一定瑕疵,也會認為只是自己運氣不好。
“這就有點像買彩票一樣,難道買的號碼不中五百萬,還能去找彩票店晦氣不成?”尾貨“盲盒”最為神奇的一點,便是在消費者下單之前讓對方默認一切隨機的玩法、一切看運氣的規則。
這種套路讓原本僅值幾元的品牌尾貨、論斤稱賣的瑕疵品,甚至是需要一車皮拉走的庫存貨物,能夠賣出動輒幾十元、上百元的高價,也讓每一件附加“智商税”的尾貨都賺到了鉅額利潤。
2020年12月28日,新華社曾刊文指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行業畸形發展。而在“萬物皆可盲盒”的當下,這種概念的確衍生出了大量投機取巧,甚至賭徒一般的消費心理。
【結束語】
從毫無價值的玩偶公仔到質量低劣的數碼配件,再到現在這些廉價的瑕疵尾貨,商家只要套以“盲盒”的概念加以包裝,就可利用消費者花小錢佔便宜,以及“投機”的心理瘋狂斂財,消化着“眼看要過期”的庫存品。
以小博大、全網最值、低價掘金......希望消費者都能明白,儘管商家將盲盒吹上了天,再許下天花亂墜的承諾,但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商家都不可能會做虧本的買賣,盲盒、福袋也僅僅只是商家博傻的障眼法罷了。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