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國外的科學家在對銀河系及其周圍星系進行大規模排查觀測後,發現人馬座矮星系如今正在走向毀滅,它和銀河系之間的碰撞看起來就好像是獵物和捕食者的關係,它顯然沒有任何的勝算,所以,人類或者正在見證它的消亡。説起來,在大約50億年前,它曾和銀河系的一場碰撞,或催生了太陽系的出現。
人馬座矮星系離我們有多遠?
1994年,天文學家在觀測的時候,發現距離地球7萬光年之外的地方,有一個距離我們最近的河外星系,它看起來更像是銀河系的衞星星系,就好像是月球和地球之間的關係一樣。多年來,人馬座矮星系一直都在不斷地接近銀河系,所以,很多科學家都曾認為它已經被銀河系給撕碎了,我們發現它的時候,看到的便是它殘存下來的物質。
不過後來天文學家發現它運行的軌跡仍然非常的有規律,而且內部的核心雖然看起來鬆散,但是卻仍然被緊密的凝聚在一起,這意味着,雖然它一直都受到來自於銀河系核心的潮汐力作用,但是並沒有被剝離出去,這讓天文學家懷疑,在人馬座矮星系的內部,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質,它們一直在幫助着人馬座矮星系和銀河系展開抗衡,這場拉鋸戰也才持續了數十億年的時間。
一直到2003年大犬座矮星系被發現之前,人馬座矮星系都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系,同時,近年來伴隨着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人馬座矮星系形成的時間甚至可能比銀河系還要久遠,因為它的內部缺乏金屬,而這是宇宙早期古老星系的顯著特徵之一。
因為早期的宇宙中並沒有太多的物質,都是依靠第一代恆星、第二代恆星的燃燒與撞擊才逐漸讓物質豐富起來,所以,如果一個星系中它只有少量的星系塵埃和大量的第二星族星(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科學界普遍認為是它們創造了元素週期表中的各類元素),這也意味着它在宇宙大爆炸不久就已經出現了。
人馬座矮星系為何走向生命尾聲?
人馬座矮星系的直徑大約在1萬光年左右,雖然它在宇宙的範圍中,和很多大星系相比並不起眼,不過這仍然不是它走向生命尾聲的原因,畢竟它已經在宇宙中安穩度過了100多億年的時間。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它如今“活不下去”了?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在過去的幾十億年時間裏,人馬座矮星系一直在不斷地靠近銀河系,科學家們也通過“蓋亞衞星”逐漸清晰地繪製出了它的形狀,以及天空中哪些恆星並不屬於銀河系,而是來自於人馬座矮行星之中。
通過計算機建模分析,科學家發現,因為人馬座矮星系的接近,銀河系的邊緣如今已經出現了結構鬆動的情況,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意味着這兩個星系很可能會在未來重疊,而且人馬座矮星系如今融入銀河系的速度也加快了,看起來就好像是“飛蝶撲火”一般。
不過,因為銀河系的大小是人馬座矮星系的10倍多,所以,這從一開始就是一場不公平的搏鬥,雖然銀河系因為它的撞擊也出現了一些狀況,但銀河系最終仍然會完美的留存下來,而人馬座矮星系,則會在未來5億年的時間裏徹底被摧毀。
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還在地球上,那麼當夜晚看向天空的時候,會在銀河系的周圍看到一個明亮的點,那就是人馬座矮星系殘留下來的星雲。科學家表示,其實當人類在1994年第一次發現它的時候,看到的便是它最後的日子,也就是説,這場註定的悲劇早在多年前就已經上演了。
人馬座矮星系曾經催生了太陽系?
在今年五月的美國《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表示通過研究發現,50億年前銀河系和人馬座矮星系的碰撞,間接催生了太陽系,如果當時那場碰撞沒有發生,那麼可能太陽系出現的時間會比現在晚很多,當然,也可能太陽系並不會出現。
在過去的50-60億年時間裏,人馬座矮星系一共三次碰撞過銀河系,當碰撞發生後,銀河系內部就會形成大量的恆星,太陽系也非常幸運地在第一次碰撞的時候就出現了。科學家介紹,第一次碰撞發生在50億年前,第二次碰撞發生在20億年前,而第三次碰撞則發生在10億年之前。
如果太陽系不是在第一次碰撞中出現,而是在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如今地球上仍然是微生物的天堂。可能你會有疑問,科學家是如何得知它們碰撞的次數和時間呢?歐洲航天局在2013年的時候發射了一顆名為“蓋亞”衞星,它的主要任務,便是在天空中關注銀河系內所有恆星的一舉一動,此外也為人類繪製出了歷史上最詳細的3D銀河系地圖。
通過地圖,科學家發現銀河系邊緣的“翹起”應該是來自於一場大碰撞,然後便將銀河系周圍的星系運行軌道一一建模比對,最終確認了人馬座矮星系是“幕後黑手”。那麼,為何撞擊就可以讓銀河系孕育恆星呢?其實,這都與人馬座矮星系的大小有關。
作為一個質量不算小,而且蠻力很大的矮星系,它對於銀河系突然的撞擊打破了銀河系原本已經穩定下來的局面,當銀河系中第一代恆星逐漸穩定下來後,剩餘的氣體和塵埃也都逐漸呈靜止的狀態。
在這裏我們可以引入一個通俗的概念,大家可以將膨脹之前的銀河系想象成為一個裏面充滿了雪花碎片的水晶球,如果我們不搖晃它,只是將它靜止擺放在一邊,它看起來內部並不會流動,可是如果我們使勁的搖晃,裏面的雪花碎片便紛紛伴隨着搖晃去往水晶球的各個角落,再次恢復到平靜的狀態,便需要很長的時間。
我們搖晃水晶球的過程就可以看作是人馬座矮星系和銀河系碰撞的過程,其中的雪花碎片,便可以看做是氣體塵埃,當碰撞產生,氣體塵埃便受到力的作用逐漸充滿了銀河系的角落,而當大量的氣體塵埃重新聚集在一起,便會有恆星從中孕育而生,一個新的恆星系統,也就有機會和大家見面了。
科學家還有哪些證據?
除了上文中我們提到的通過蓋亞衞星拍攝到的3D銀河系地圖,來逐一進行建模分析後,還有一點就是太陽系誕生的時間的確和人馬座矮星系和銀河系第一次碰撞的時間相吻合,這便是科學家們認同這個猜想的另一個佐證。
此外,通過建模分析也發現,在每一次大碰撞結束後,人馬座矮星系都會變得越來越小,這也代表它內部的很多氣體和塵埃都因為碰撞而被剝離,進入到銀河系之中,幫助壯大了銀河系,這個發現也可以作為佐證。
接下來,科學家們也將繼續通過蓋亞衞星來觀測銀河系,希望可以找到更多有關人馬座矮星系和銀河系之間的聯繫,以及未來人馬座矮星系消亡的過程是否會對地球構成威脅,並藉此來搞清楚銀河系恆星的誕生史,為人類帶來更多開創性的研究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