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3月16日電 (記者 陳靜)新冠疫情之下,社區團購成為小區民眾生活的重要支撐。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場”,成為經濟風口之一。
中國運籌學會行為運籌與管理學會副秘書長、復旦大學商務分析與運營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馮天俊教授16日對記者表示,社區團購面臨多個挑戰:團長、司機運力和網格倉多歸屬,倉配體系不成熟,供應鏈成本與效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復旦大學君子知道人文商道講堂上,這位學者認為,社區團購供應鏈只有規模化、精細化運營,才能提升效率,社區團購的未來之爭是供應鏈效率之爭。在流程運營方面,馮天俊表示,社區團購供應鏈運營的目標就是要在滿足用户體驗的前提下,降本增效,其邏輯在於社區團購採用“預售+自提”的模式,通過拉式供應鏈來更好地匹配生鮮供給與需求,有效降低貨損,提升生鮮庫存管理水平。
馮天俊指出,社區團購本質上是社區電商,需要回歸商業的本質,嚴格遵守“九個不得”的規定,在“成本、效率、體驗”三者間平衡,前端做用户體驗,後端做成本和效率,而不是一味地通過低價傾銷等方式來引流。
據悉,2020年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要求依法加強社區團購價格行為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規範社區團購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確保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會議強調,互聯網平台要嚴格遵守不得低價傾銷、不得違法達成壟斷協議、不得大數據“殺熟”等“九個不得”。
社區團購是一種基於社區,針對居住社區內民眾團體的線上線下購物消費行為,區域化、本地化、網絡化是主要特徵。它依託社區和團長社交關係實現生鮮商品流通,用高性價比商品來引流,致力於通過供應鏈運營提升生鮮供應鏈整體效率。據統計,社區團購的主要貨品中60%是蔬菜、水果和肉蛋禽等生鮮商品。新冠疫情之下,互聯網巨頭企業參與到社區團購的市場中,它們之間的競爭使得民眾享受到了價格優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消費成本。
但事實上,企業前期以“優惠”為噱頭付出的成本在後期由社區消費者承擔,這受到社會的“詬病”;與此同時,這些互聯網巨頭企業憑藉自身的平台優勢,強力擠壓原有市場空間,不僅影響賣菜商户的生計,還會造成社會基層勞動者失業。此外,低價傾銷會損害農產品供應體系。
馮天俊教授分析了社區團購供應鏈在流程、組織及信息系統方面的現狀。他認為,做好社區團購供應鏈,需要打造流程、組織、系統三位一體的能力。同時,社區團購供應鏈在農產品上行和消費品下行過程中有着獨特的優勢,可以積極響應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