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外技術封鎖,他攻克重大科研難題,讓中國航天工業不受國外限制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科技

上海大學,有這樣一位老教授,雖然已是古稀之年,卻依舊痴心科研,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實驗室內,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

孫晉良,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學終身教授,上海大學複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我國複合材料領域的領軍人物,曾獲國內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光華工程獎\"。從無到有,研製防熱耐燒碳/碳複合材料碳/碳複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強度高、模量大、耐燒蝕、抗熱震等特點,在高温狀態下具有優良的強度保持率,是較為理想的高温結構材料之一,是用於固體火箭發動機噴管的關鍵材料。上世紀70年代初,根據固體火箭發動機研製需要,國家下達了研製碳/碳複合材料的任務。在既無技術資料、又無專業技術人才的條件下,當時還在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的孫晉良被任命為課題組長,那一年,他還不到30歲。

那時,我國碳纖維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外對碳/碳複合材料的工藝技術又嚴格保密,他們能夠借鑑的資料非常有限,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來解決所有關鍵技術。\"你不知道這種材料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只知道要達到很高的性能要求,比如抗燒蝕、抗熱震、耐沖刷等等。於是我們想方設法從研製織物入手,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攻關,課題組發明了纖維網層疊接力式針刺工藝,並製成新型預製體—PANOF整體氈增強骨架,合成了製備碳/碳複合材料的專用樹脂,進而逐步攻克材料的緻密、材料開裂等技術難關。\"成功研製出碳/碳複合材料,滿足了中國航天工業發展的急需

\"我們的所有原材料全部國產化,所有的複合工藝與技術都是自己研究的,所有的裝備也是自己設計的。應該説真正做到了'中國製造'自主可控。\"孫晉良驕傲地説道:\"我們研製的材料,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交付使用後沒有一個出過問題。使用單位的人都説:'用你們的材料,設計加工起來得心應手。'我們還可以設計不同的結構和工藝來滿足不同的需求。所以説在質量方面,我們是很過硬的。\"鼓勵年輕人拿出自己想法跟孫晉良一起工作過的人都知道,他喜歡獨闢蹊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人家做過的,儘量不做,要做就做自己的東西。\" 一次,有位研究生設計實驗方案時,直接搬來國外研究者加氫氣的做法。孫晉良看了方案後提醒學生不要迷信西方,更不要偷懶,而應該努力找出一條更加安全、高效的路徑。最後,學生經過認真觀察和推理,從實驗反應分解過程中捕捉到了可以利用的微量氫氣。孫晉良課題組的年輕教師和學生一致認為,跟着孫老師,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敢於有自己的想法,在學術科研上走出自己的路。多年來,孫晉良帶領團隊先後承擔了40多項國家科技攻關及部委下達的重大科研項目,在國外技術封鎖情況下白手起家,研發出一系列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重大項目的特種材料,很多研究成果配套應用於多種固體火箭發動機等,包括為神舟八號、九號、十號、十一號與天宮一號、二號對接提供了配套材料。

帶出一隊\"拼命三郎\"孫晉良經常以親身經歷寄語年輕人:自學能力非常重要,主觀能動性更要加強。\"年輕時在上海縫紉機一廠工作,被分在油漆車間噴油漆。我會造油漆但不會噴油漆,於是就運用所學專長,把原來的噴漆工藝改成靜電噴漆,把原來溶劑型油漆改成水溶性的油漆,還設計了一條100多米長的生產流水線。\"

這些年,孫晉良帶了50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他對科研的嚴謹和對青年人才的愛護,讓青年教師李紅終生難忘。2011年,一個國家級項目招標,出乎李紅意料的是,孫晉良提出讓她這個三十出頭的小字輩擔當負責人,參加招投標公開答辯,經過努力,項目最終中標。直到如今,李紅依舊很感動。上海大學複合材料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任慕蘇説,\"每當團隊獲獎,孫院士總是説成績是大家的,是團隊的功勞。話雖簡單,但讓人倍覺温暖。在他的模範帶領下,項目組成員都成了'拼命三郎'。\"

這些年,由於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孫晉良患上了嚴重的頸椎病。因壓迫神經,一度雙手都無法動彈。他換了三根頸椎骨,心臟做過支架……飽受病痛折磨,卻沒有將這位\"戰士\"擊垮。孫晉良院士始終堅守在科研的一線,為自己熱衷一生的事業殫精竭慮,甘之如飴。讓我們向始終奮戰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攻堅第一線的孫晉良院士致敬!來源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