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階段不同
從Roadster到Model X/S再到Model 3/Y,跨越了兩個平台集齊“SEXY”之後,特斯拉產品已經完成了“第1個十年計劃”。
蔚來從ES8到ES6、EC6,再到ET7、ET5(疑似),正在跨越的過程中:
跨越智能化的ET7:ET7依然是老平台,但比預期晚了一年多推出,結果遭遇了2020-2021的智能化劇烈變革。趕鴨子上架,先在ET7老平台上,把能上的都上了吧 —— 於是我們看到了裝載激光雷達、1000TOPS算力的ET7。 李斌説,好在晚了一年,讓我們對ET7的思考更完整。也許吧,焉知禍福?
跨越新平台的ET5: 蔚來由於換電模式以及“維持高價”的兩點特殊存在,新平台的推出註定要慎之又慎,所以預計年底發佈的新平台ET5很有看點,它將顯示出蔚來對於未來3-5年的產品思考。
小米呢? —— 還不知道第一款車造啥呢? 是造一個3萬的MINI EV還是30萬的Model 3呢?
三者階段不同。
二、對行業的貢獻不同
特斯拉造車的時候,正是電動化的低谷,它都只能從松下那裏買筆記本電池 ——特斯拉,是重燃汽車電動化火種的英雄之一。
蔚來造車的時候,中國只有傳統車企的油改電車型,換電模式也不被看好 ——蔚來,是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引領者之一。
小米並不是從無到有造車,而是從手機巨頭邁入汽車,它更多的是利用已有資源:
電動化:電機、電池產業鏈已完善。
自動駕駛: 可能直接用小米所投企業小鵬的方案。
如果暢想一下小米汽車能為汽車行業做出什麼貢獻,那也許是它以產品宗師的身份降臨汽車行業,來給大家講一講什麼叫極致的用户體驗、生態閉環?
所以小米應該是在智能座艙領域做創新了。
三、願景不同
要説智能化、電動化,三家都在做,這是相同點,也有不同的,就是企業的最終願景 :
特斯拉: 我想要的是星辰大海,核心是人類。車與車主,都是實現願景的工具與途徑。
蔚來: 我想要的是以人為本,核心是車主。汽車只是恰好適合實現願景的行業。
小米: 極致產品、極致性價比,核心是車本身。雷軍口中的“生生不息的米粉”,在我眼中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一種精神幻象。
這也許是一個根本區別。
現在談什麼都有點早,以上只是我的一點不成熟觀點,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