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熱新思考:互聯網思維還有用嗎?|觀潮
新浪科技 楊雪梅
今天你出攤了嗎?
和直播帶貨一樣,地攤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可以直接觸達消費者,更接地氣、更低價、營銷成本更低。
地攤經濟從常年受城管驅趕、管控,到城管打電話喊你來擺攤,這背後是怎樣的變遷和機會?
新浪科技探訪地攤現場,發現在形形色色擺攤人中,有人靠出攤為生,有人為考察市場,有人通過線下小買賣為線上社羣引流,還有很多人一時興起,只為嚐鮮。熱潮之下,在這擺攤眾生相中,值得思考的是,擺攤熱會對互聯網經濟帶來何種影響?又是否會為實體經濟注入新變量?
擺地攤眾生相:嚐鮮?但城管依舊很嚴
週末晚上六點多,天色還未暗,昌平一地鐵口的擺攤人已經“練”起來了。
他們帶着最簡易的裝備,一個紙箱或者一個小桌子,賣着簡單的貨品,10塊錢一把的茉莉、5塊錢一小枝的小雛菊、3塊錢一朵的向日葵,有父親帶着兒子在叫賣為數不多的幾套洗護用品;還有人開着車停在路邊賣POS機辦信用卡。
這些擺攤人中,一部分是近幾日才出來的擺攤新人,不太適應叫賣,一般安靜地等待買家光顧。
不過,平日裏經常見到烤冷麪手抓餅和燒烤小攤販還沒有出現,他們躲在隱蔽的地方,等待更晚的時間,才移動到人流多的街口。
一個賣花的大叔告訴新浪科技,自己在地鐵口擺攤賣花已經好幾年了,平時一週會來兩次,晚間出攤,沒有固定的店,鮮花都是現拿現賣。“今年生意不好做了,有一陣沒出來了,因為疫情不敢出來,現在買的人也少了。”大叔感嘆到。對於最近熱鬧的“地攤經濟”,他則表示,雖然網上都説地攤經濟放開了,但城管該管還是管,時不時會來個突擊檢查、“勸退”。
在一處隱蔽的地鐵口,賣烤冷麪的阿姨在等待行人光顧。她表示,最近城管查的還是嚴,自己也是在幾個地鐵口流動做生意,只能等晚一點才敢到距離商場近一點的街口,那邊人更多。“疫情最嚴重的那幾天根本不敢出門,現在也得小心點,被抓住,一個車就是兩三千罰款。”
在離地鐵口不遠處的一小區門口,一兩個年輕人拉着小推車在賣花,他們的店就在身後商住樓上。年輕人表示,實體店新開不久,主要經營花器、盆栽、開設插花課,平時客流量並不高。相比而言,每週幾次的擺攤賣出的更多,不過擺攤主要賣鮮花,和店裏的生意有差異。“聽説現在擺攤放開了,保安也不會阻止我們,每週都會出來擺幾次。”
客户在攤位前買花付款的同時,兩個年輕人會引導大家加微信,隨後再拉入花店微信羣。由於消費的都是同一小區的住户,大家對加微信相對熱情,不少人還諮詢店鋪位置,以便後續入店消費。
不同於做生意的擺攤人,地攤熱以來,也有不少人跟風湊熱鬧。一位媽媽帶着小孩在小區擺了一上午攤,主要賣點小玩具,擺出了許多童書,不過童書不賣,支付一元錢可以看,不限時不限數量。“就是帶孩子玩玩,不圖賺錢,半天掙了32元。”她説。
一位兒童教育智能產品的創始人,也走出辦公室,擺起了地攤,他説做銷售一定要做接地氣的事;一位轉型做花景佈置的互聯網人,因為有貨源,也順勢推出鮮花地攤套餐,為有擺攤想法的朋友們提供貨源;還有一位95後的義烏服裝批發商,此前已在某音頻平台上推出進貨竅門音頻課程,這次平台借勢給到更多的流量曝光和推廣,他講述自己白手起家擺地攤的經歷,教蠢蠢欲動的人們如何擺地攤……
以上這些,都是地攤經濟下,城市的煙火氣,擺攤人目標不同、方式也各不同,有人為養家餬口,有人為考察市場,也有人一時興起。但值得思考的是,擺攤熱背後,為互聯網經濟和實體經濟將帶來何影響?
產業鏈躁動:風口?恐不是造富神話
管控放寬後,地攤經濟火速在互聯網上被炒火。
一邊是各大互聯網人紛紛出攤,擺攤成了新的更接地氣的營銷方式:騰訊總監親自下場招聘、唱吧CEO陳華街頭賣話筒、水滴籌CEO沈鵬地攤答疑……
另一邊,地攤經濟的上游產業,也率先感受到了市場的強烈信心,同時帶動各大電商平台參與造勢。
首先是上游產業鏈中的“擺攤神車”最受關注。據五菱汽車證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一款5月份剛剛推出的貨櫃車,近幾日銷售電話就被打爆了,6月3日一天的接單量估計超過了上個月整月的銷售量。
隨後,拼多多、天貓宣佈上線“擺攤神車”補貼專場,拼多多上11台車一晚售完、天貓618專場推出6大“擺攤專用車”,由車企官方補貼,天貓預定,到店購車可至少優惠1000元。
一時間,車企股價大升,被譽為“地攤神器”的售貨車銷量猛增,其他汽車製造商也緊跟熱點,相繼打出“地攤經濟”的概念,紛紛瞄準地攤售貨車賣力營銷,忙着“搶攤兒”。
此外,與擺攤相關的零售行業也成績斐然,自地攤經濟熱以來,地攤專用照明燈銷量激增70%;在批發平台阿里1688上,日用百貨、內衣、數碼、美妝、個護家清、玩具等迅速成為“地攤經濟”最熱品類。與此同時,啤酒、水產、調味品等細分板塊走高。
總結來看,地攤經濟帶動下的上游產業鏈正迎來利好,而這些與互聯網經濟也密切相關。表面看,地攤經濟解決就業,但更深層次是在帶動消費模式創新,以及為產業鏈注入活力。
一方面,現階段的擺攤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互聯網的地位。比如支付、貨源、物流、營銷、社羣運營等,都是基於當下成熟的互聯網體系。而互聯網巨頭們也有望通過建立擺攤經濟的數據系統,來為監管提供基本抓手。
另一方面,擺攤經濟帶動了上游產業鏈發展。地攤賣貨比網購貴,但要比實體店便宜,直接利好了電商及批發平台。有人甚至調侃:“我在淘寶上進貨,然後用花唄付款,七天之內如果賣不出去可以無理由退貨。”
不過,地攤經濟不是造富神話,小打小鬧顯然走不遠。另一方面,地攤經濟倒是為大品牌營銷打開了新的思路。
地攤模式存爭議:低質?或為實體經濟新變量
直播帶貨、地攤經濟是今年以來最火的兩個概念,從CEO到普通商家,入局的不少。
此前,就有人提出過,直播帶貨和擺地攤賣貨沒啥本質區別,兩者核心都是賣貨,完成交易。更為相似的是,在移動互聯網全面普及的時代,和直播賣貨一樣,擺地攤也可以將物流、支付,甚至營銷、宣傳從賣貨人身上分離出來,由互聯網平台來承擔,擺攤人需要做好的就是賣好貨。
就地攤經濟的本質來看,網友@徐大大表示,地攤經濟的本質是比較低效的商業流通過程。其實是在走回頭路,在開歷史的倒車。互聯網經濟節約了流通成本,而地攤經濟是增加了流通成本。
但是,在當下移動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完善的情況下,地攤經濟提供了更多的新思路。不管是直播帶貨,還是地攤經濟,都是疫情困難中,倒逼產業經濟探尋新的模式。
中國傳媒大學特約研究員張知愚表示,地攤經濟的認知是低端、大眾、廉價、低質,似乎都與品牌建設背道而馳,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地攤經濟的巨大流量、貼近一線市場、互動性強的特徵可以成為品牌建設的強力推手。“地攤流量會成為2020年移動互聯網的熱詞,對地攤流量的爭奪也會成為各大電商平台的新戰場。”
實際上,早已有品牌在朝着這樣的方向拓展。比如肯德基、必勝客推出移動餐車,售賣早餐和製售現磨咖啡。百勝中國一位高管表示,發展“地攤經濟”對於餐飲企業發力早餐、夜宵市場都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地攤經濟概念背後,品牌多樣化經營也是一個趨勢,海底撈、西貝,紛紛開啓了高性價比的麪館、快餐小店,看似是大品牌向下發展,但也是實體經濟在特殊時期尋求新變量的體現。
同時,零點有數董事長,飛馬旅聯合創始人袁嶽提到,現在提倡的“地攤經濟”不只是字面的概念。對很多年輕人而言,擺地攤不一定要在線下,在網上同樣可以“擺攤”。“年輕人需要機會,現在有很多非正規就業。一個孩子幫忙代打遊戲,一個月都能掙幾千塊上萬塊錢,這是不是現在地攤經濟呢?所以我覺得地攤經濟只是個象徵。我們要給予非正規就業的經濟更大的空間。”
而以線上“擺攤”經濟為主要模式的互聯網企業也在向線下拓展。閒魚CEO聞仲就表示,“地攤經濟最大的特徵是人與人直接溝通。它的臨時性、遊動性又與閒魚的基因很相通,過去幾年,閒魚探索了線上魚塘,也有線下市民小集。”他認為,傳統線下集市有生機也比較亂,關鍵在於更好地通過IP將其統合起來。
結語:
當然,地攤經濟雖然是新風口,但不代表可以忽略規章制度,地攤經濟一直以來面臨的監管難題也不會就此消解。
央視評論認為:地攤經濟不能一哄而起。北京日報也評論認為,“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針對市民反應強烈的個別地點出現的擺攤設點、佔道經營等違法行為,北京城管部門將加強執法檢查,依法處理這類擾亂市容環境秩序的違法行為。
“地攤經濟”當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後續合理的治理和規範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