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科興製藥回覆上交所第二輪問詢 技術來源及科創能力再成疑惑 企業堅稱“可以實現持續創新”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科技

《科創板日報》(記者,金小莫)訊,8月7日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興製藥”)第二次披露科創板的問詢回覆,其中核心技術來源及科創能力等問題再度被上交所重點關注。此前《科創板日報》報道曾指出,科興製藥科創能力疑似不足。一是因其四種主營產品(分別為重組人促紅素、重組人干擾素α1b、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酪酸梭菌二聯活菌)均非“自主研發”產品。具體來看,重組人促紅素是1991年由海南亞龍(科興製藥前身科興有限的股東之一)以海南亞龍生物醫學研究所為載體發起的科研項目;重組干擾素產品為80年代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等聯合攻關研發而成;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酪酸梭菌二聯活菌均通過技術受讓的方式分別獲得自上海漢進生物、北京東方百信生物。二是因為其實控人及董事會團隊成員生物藥行業積累較為薄弱。企業7名董事會成員中僅2名有相關藥物背景,另有6名核心技術成員,多數成員為生物藥製藥工藝專家。在此次問詢中,前述問題亦得到上交所關注。一方面,上交所繼續詢問科興製藥核心技術來源的問題,包括產品相關協議是否存在時效性等約束、技術權屬是否清晰、是否與相關方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等;另一方面,上交所要求科興製藥列舉相關專利、並補充披露自有研發平台對產品創新的推進情況及核心技術人員研發實力等。對此,科興製藥稱,其四款產品的技術權屬清晰,不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後期也不會出現違約、追訴等情形。至於科創實力,科興製藥補充説明稱,公司已累計取得22項發明專利(其中報告期內新增11項發明專利),14項發明專利在申請中,下半年計劃新申請8項發明專利。人才方面,企業認為“已搭建起超過150人的研發團隊,核心技術人員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有兩名博士,平均醫藥研究經驗超過10年,具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人才基礎”。因此,企業“可以實現持續創新”。但科興製藥未給出前述研發團隊人員名單及履歷,也未詳細論證為何該研發團隊“具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能力。此外,公開資料顯示,科興製藥的起步階段可追溯到90年代,為何數十年來科興製藥專利數量未能突破,在上市前後出現了一輪增長呢?科興製藥稱,這是“發明專利的取得與研發投入之間存在一定滯後性”,由於藥品研發從研發到上市一般需要3-5年時間,為延長專利的有效保護時間,其“根據行業內通行做法”,在藥物研發後期開始佈局核心發明專利,從而保證產品上市時核心發明專利還剩餘較長保護期。此外,上交所還注意到科興製藥在濟南市購有28 處房產,進一步詢問其購買房產的原因及房產用途。科興製藥稱,其地處濟南市章丘區,位於濟南市東部,離濟南市區較遠。為了吸引人才,科興有限從華潤置地(濟南)有限公司處購買了位於濟南市區的28處辦公房產,系同一樓層的28個房間,各自獨立產權,總建築面積為2千多平方米,用於企業“研發人員和外銷人員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