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林安東
在上汽大眾,有一個“回收利用”團隊。光聽名字,這個團隊給人的印象好像和小區裏騎着三輪車,用大喇叭喊着“冰箱、彩電、空調……”的人差不多。
實際上,這個團隊的日常工作並不是“回收垃圾”,而是為回收汽車編寫“指導手冊”。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每款新車誕生之前就為它們的“晚年”考慮,為整個行業的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確保車型通過國家認證
“我們團隊的基礎目標之一,就是滿足國家不同整車認證的回收利用要求。”上汽大眾產品研發整車團隊負責人劉斌説。
通常,一輛新車在上市前要符合各類國家安全標準、排放標準等。如今,隨着中國汽車保有量和報廢量逐年增多,一輛車在報廢后能回收多少材料的“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成為新車的一項新指標。
據商務部統計,2020年全年,中國汽車保有量達2.81億輛,報廢汽車數量達206.6萬輛,同比增長5.9%。提高汽車產品的回收利用率受到了國家的重視。2006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及環保部共同發佈了《汽車產品回收利用技術政策》,提出在汽車生產、使用、報廢回收等環節建立起以汽車生產企業為主導的完善的管理體系。隨後,相關的國家法規政策和認證相繼出台。2010年,上汽大眾產品研發整車認證回收利用團隊應運而生,在國內的整車企業中率先啓動了面向回收利用環節的整車拆解研究工作。
“我們對新車上的每一個零部件都會進行零件材料數據表單MDS(以下簡稱“MDS”)管控。” 回收利用團隊負責人沈健説,“通過供應鏈收集整車所有零部件的材料、成分等信息。基於材料數據,結合材料再利用技術,我們可以計算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
據沈健介紹,回收利用團隊的整車回收率小組負責MDS的跟蹤與管理,同時進行整車回收率的計算以及基於MDS的汽車有害物質監控,建立了一套面向整車回收利用的綠色管理體系。
工具成為行業標杆
“2015年年中的時候,工信部發了一個新要求,從2016年開始,認證機構將通過一個新系統——中國汽車材料數據系統(CAMDS),對申報車型零件的MDS進行審查,否則將無法獲得產品公告,有可能直接導致車型無法生產、客户無法上牌等後果。”
據沈健介紹,上汽大眾一直採用的系統和新系統並無關聯,如果要完全按照CAMDS來審查,需要從頭建立一套新的流程。“無論是從時間的角度還是經濟的角度考慮,建立新流程去適配新系統是不現實的。”
於是,將現有的MDS數據轉換為適配CAMDS的數據成了唯一的辦法。然而,留給回收利用團隊的時間只有5個月,想要完成幾千張歷史MDS轉換上傳,在當時幾乎是不可實現的。
因此,團隊決定專門設計開發一款轉換工具,讓目前使用的內部系統與CAMDS系統相互關聯,使MDS能以最高效的方式上傳,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且在不改變原有工作流程的前提下,將數據上傳至CAMDS。
“兩邊的系統出自不同的平台,在嘗試轉換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報錯現象。”沈健説,開發轉換工具的過程非常坎坷,“數據對不上,只能一次次地試錯。”為了能夠百分百還原原有數據,回收利用團隊做了大量的匹配和優化工作,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嘗試,直至系統不再報錯為止。“大家一邊進行系統優化,一邊分工上傳表單,最終在規定期限內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自轉換工具開發成功後,上汽大眾成為國內首家基於轉換工具開發實現兩個不同平台之間的數據轉換與上傳的整機廠,已轉換並上傳的所有歷史數據都獲得了認證部門的認可。
此外,由上汽大眾產品研發整車認證回收利用團隊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團隊合作的項目《乘用車產品回收利用管理體系研究與應用》榮獲了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拆解拆出創新
20000變200
近年來,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相繼研發成功並登場,回收利用團隊的拆解小組也迎來了新的挑戰。據團隊高級工程師張偉介紹:“新能源汽車拆解前需要進行絕緣電阻安全檢測,但檢測設備十分昂貴,一台設備的價格就要兩萬元,而且操作十分複雜,測試的時候必須要有專業人員在場,否則容易出問題。”
張偉表示,因為設備價格昂貴,檢測機器也沒有幾台,專業人員數量少,所以效率就會降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整個團隊一起進行頭腦風暴,創新性地發明了雙槽五檔專用檢測電阻盒。“我們開發的這個新設備比現有專用設備便宜了90%,一台設備的價格只要200元,而且操作簡便,無需專業人員現場支持,自行操作即可。”通過幾個車型的試驗,檢測電阻盒在保證了安全性的同時,檢測的準確性也顯著提高。這項發明還成功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
此外,劉斌表示,在上汽大眾“Reset 2022”戰略引領下,回收利用團隊將在新能源汽車回收和拆解方面持續研究,助力回收利用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