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殭屍官號”折射網絡思維滯後的弊病

當前,全國多地政務新媒體向短視頻平台延伸,豐富了政務公開途徑,成為貼近羣眾、服務民生的新渠道。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的短視頻政務賬號重數量、輕運營,不少成為“殭屍賬號”,還有的為漲粉時常“走偏”,加重了基層負擔,損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2月25日 《廣州日報》)

根據艾瑞諮詢2020年4月用户調研數據顯示,用户在過去接觸過的內容形式中,短視頻位列首位。一些地方領導在短視頻風潮中嗅到了“商機”,紛紛下指示開賬號,似乎附屬官號越多、關注粉絲越多,宣傳力量就越大,“重數量輕質量”“重轉載輕原創”“重形式輕內容”等等毛病隨之出現。可惜耗時耗力的結果卻非想象般美好。

在社交網絡的背景下,人人都可以開設短視頻賬號,人人都可以當內容製作者。內容供給端海量化發展,催生出“內容為王”的時代要求。無數的案例證明,成功的短視頻官號內容求精不求多。

短視頻政務賬號也是自媒體,若想長久生存就必須保持基本的活躍度,持續釋放信息資源。奈何,受制於內容製作人才短缺、信息採集環境狹小、官方屬性受限等等客觀因素,一些鄉鎮級別的短視頻官號所擁有的資源池不可能太大。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新幅度不強,待粉絲新鮮感退卻,“殭屍化”就成了部分官號的唯一歸宿。

“殭屍化”可不是什麼無關痛癢的事情。先不説短視頻製作耗費人力與物力,每一個官號的背後都是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媒體公信力,短視頻搞不好,羣眾對官方媒體發聲的興趣度、信任度就會下降。待刻板印象形成,即便有好內容釋放,羣眾也會興趣缺缺,甚至會惡意相向。短視頻官號成殭屍是資源被浪費的表現。

“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開發短視頻官號就必須得適應互聯網思維,走專業化、精細化、碎片化的發展思路。積極引進內容創作人才,整合鄉鎮級的短視頻供給端,面向羣眾下放內容製作權力,持續激發官媒內容製作活力。只要內容跟上,就不乏點贊關注;只要能貼合時代需求、人民需求,就不乏內容放送。(嚴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08 字。

轉載請註明: 短視頻“殭屍官號”折射網絡思維滯後的弊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