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電動汽車未來是“智慧城市”基本單元
中新社重慶10月14日電 (梁欽卿)“在當今世界諸多問題中,能源與環境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難題,建立潔淨可再生的新能源體系是人類社會的必然選擇。”14日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的“物質科學與大國重材”全國博士後學術成果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這樣説。
本次論壇圍繞製造強國的戰略佈局,面向新材料領域的基礎科學和前沿熱點問題,展現最新研究成果,旨在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構建高端學術交流平台,促進先進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
吳鋒在大會上作題為《新型二次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研究進展》的主旨報告。他介紹,電動汽車被認為是未來清潔交通發展的方向,其百年來的發展歷程表明,二次電池是電動汽車和新型清潔交通工具發展的主要技術瓶頸。
“二次電池是當前國際競相研發的熱點,已成為新一代信息通訊、電動汽車、儲能電站與能源互聯網等重大應用的關鍵環節。”吳鋒説,《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均明確提出,重點支持新型二次電池中動力電池關鍵材料、電芯、系統等技術研發,並將提升電池能量密度作為關鍵指標之一。
吳鋒特別提到,201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國際鋰電池之父”等三位科學家,表彰他們在“開發鋰離子電池”中所作的貢獻。現如今,重量輕、可充電的鋰電池被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汽車等領域,它還可以儲存大量來自太陽能和風能的能量,使一個無化石燃料的社會成為可能,“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社會”。
“汽車電動化是不可逆轉的世界潮流。”吳鋒在會上説,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趨勢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展開:能源低碳化、動力電動化、車身輕量化、製造信息化、整車智能化、交通網聯化。他説,未來的電動汽車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單元,從而推動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
在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吳鋒介紹,5G時代需要大量的自主供電傳感器系統,核心技術是“能量採集+電池+嵌入式計算管控系統的高度集成”。此外,電池單體在生產過程中將與信息系統緊密耦合形成數字電池,即智能電池,類比於磁盤到硬盤的變革。
“可以預料的是,當芯片進入了電池內部,智能電池的出現將會顛覆電池系統的結構,也會進一步提升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能,併成為智能化的重要環節。”吳鋒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