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美團:能在大健康行業攪起風浪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vb動脈網
作為如今國內市值前三的互聯網巨頭,美團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迫切性日益嚴峻,但始終沒有令人信服的發展邏輯。
在美團之前,每個真正意義上的巨頭都擁有自己無可爭議的領地來作為它們的基石型業務。美團在這方面的差距,決定了其和騰訊、阿里還不是一個等級的存在。
騰訊的社交和文娛,阿里的電商和金融,都是難以撼動的護城河。相比之下,美團最核心的業務外賣,一直受到餓了麼的反撲;次核心的酒旅,有攜程、去哪兒的強大壓力;新試水的出行、社區團購,更是身處四戰之地。
從核心優勢來看,美團善於做行業較苦、較累的重線下業務。靠着強勢高效的運營能力,無論是團購、外賣,還是電影票、酒旅、出行、新零售等,美團都能站住腳。但是,其並不能徹底幹掉對手。
按照麥肯錫三層面理論,美團有足夠的一線核心業務,但在能夠即將帶來巨大收益的第二梯隊業務,和麪向未來的、有可能成為新鋭業務的第三梯隊業務中,則有所欠缺。
這是美團揮師大健康業務的一個總體背景。
幾年前,美團便將觸角伸向了醫療健康領域:從生活服務電子商務的主業出發,自然延伸到醫美(本地生活服務的品類延伸)、賣藥(外賣的品類延伸)兩大板塊,並在醫療器械和服務等領域有所佈局。
特別是在近期,美團全新的醫療健康品牌“百壽健康網”正式上線,該網站是一個綜合類的醫療健康平台,目前涵蓋了醫藥招商、代理、展示、展會、開店等服務。此舉意味着美團正在構建與完善醫療服務的閉環,也標誌着其對醫療健康領域的想法開始明晰。
這讓人們開始思考,“打法兇猛”的美團能否延續其強勢的運營能力,並使其在醫療健康領域紮下根,長出葉,結出果?
一問:美團提供的服務是不是市場上稀缺的服務?在醫療健康領域,美團已經佈局若干年,但外界對美團在大健康領域的存在感,仍然感知不足。
目前,美團相對成熟的健康業務主要有賣藥和醫美兩個板塊。
賣藥方面,2015年美團便與老百姓大藥房的線上藥店達成合作,並在同年6月在美團APP上加入了藥品外賣模塊,隨後擴充到了購藥、送藥等多種服務。
從模式上來看,美團在賣藥服務上充當了鏈接方與平台方,以及配送方,即用户在美團APP上能更方便搜到附近藥店並下單購藥,美團的配送團隊則讓藥品能夠較快送達到用户手中。
這個業務利用了美團龐大的外送能力,但在服務稀缺性上,明顯不足。
這並不表現在業務邏輯上。美團從解決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的角度出發,針對C端用户與傳統藥店的兩個痛點,去匹配用户對用藥即時性的需求和傳統藥店數字化升級的需求,這在商業邏輯上是站得住腳的。
問題在於,能夠提供此類服務的平台並不止美團一家。其中,綜合性平台如京東健康,其藥房業務的積累和物流能力,要遠勝於美團;而一些重度垂直平台,如叮噹快藥,在用户體驗上也不遜色於美團。
美團強調,憑藉藥店網絡和配送團隊,可以在23分鐘內就能滿足用户腹瀉、胃痛等急性病常規用藥需求,並且提供24小時服務,保證用户即使在凌晨下單,藥品也能實現全時段的及時送達。
再來看傳統藥店的數字化升級需求,在與美團買藥合作後,傳統藥店的經營模式由以往單純的門店經營模式,轉變成了更加靈活的“店+倉”的經營模式,經營效率得到提高。
但是問題在於,滿足用户在30分鐘內得到藥物的需求儘管有足夠的想象空間,但在真正的在線購藥的整體需求中,慢性病常規用藥這類對時間要求不高的用藥需求仍為主流。
根據《2019年中國居民電商平台購藥現狀及趨勢分析報告》,用户對在線購藥的需求上,依次為:更多品牌選擇、更具安全保障、價格更低,物流更快和購藥流程便捷則位於最後兩位。也因此,需要即刻滿足的需求還處於少部分。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急用藥用户線上購藥的習慣還未完全培養出來,絕大多數用户在急性病發作時會選擇就近線下看醫和購藥,線上購買急用藥的用户市場教育還有一段路要走。
而對於B端,除了賦能藥店,美團對B端的加持還體現在,隨着用户使用頻率增高,粘性增強,平台所積澱的用户行為數據後續將為傳統藥店進行更為合理的藥品供銷提供了數字化基礎。
不難發現,在賣藥業務方面,美團所提供的服務是市場上有需求的,但並非稀缺的。
有價值的地方在於,解決了用户常規急用藥需求和傳統藥店數字化升級的需求,核心支撐在於美團十多年積累下來的同城配送能力和本地社區生活主業所搭建的高頻應用場景,但這種服務的競爭對手和它們的能力,並不弱於美團,美團必須通過更大的差異化來滿足更深層次的需求,才能確定這一業務能夠處於相對領先,而這並不容易。
醫美方面,美團於2017年進入,通過推出“輕醫美”戰略,在三年多的迅速擴張中,美團成為了醫美行業的佼佼者。在2020年的“618”活動中,美團醫美業務的線上交易額達到21億,超過了眾多醫美平台。公開信息顯示,在美團平台已經入駐了11000多家醫美機構,這一數量約佔國內整個醫美機構的11.8%。
作為本地社區生活的重要板塊,以及美團巨大的流量入口優勢,再配合“社區+評價+電商”的模式,醫美迅速成為美團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而之所以能在醫美領域快速突破,主要是因為美團所主打的“輕醫美”戰略。
在醫美行業,“輕”與“重”是一個並不嚴謹的相對概念。隆鼻、削骨等需要動刀子的屬於“重醫美”範疇,打針、美容護膚等屬於“輕醫美”範疇。重醫美雖然客單價高,但消費頻次低,輕醫美雖然單價低,但受眾更廣、復購率更高。對於大多數用户來説,輕醫美因不涉及手術,因此他們並不認為是醫療行為,決策成本低。因此,美團所積累的本地生活用户,天然地也更適合這部分業務。這也是眾多醫美商家願意選擇美團醫美的原因所在。
但必須意識到的是,這醫美一領域內,美團的優勢也是相對性的,甚至是不明顯的。這是因為,在醫美行業,阿里、京東等也已入場,行業裏的頭部新氧、更美等也積累了多年優勢。
美團的醫美業務,解決的是用户與醫美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通過頁面展示、內容運營等方式提高用户活躍度和進行市場教育,這些業務與同類競爭者的差異不算大,甚至處於相對劣勢。例如,在縱深延伸方面,美團雖然嘗試了醫美分期等,但目前還未看到更多的延展空間與差異化。
眾所周知,在醫美行業中,用户更加重視服務與信任。以輕醫美為主營業務的機構,通過單項單次輕醫美服務消費者,隨後逐漸演變為單項多次,最終發展為多項多次,而這需要漫長的過程,同時轉化半徑也較長。只有當消費者對於機構忠誠信賴之後,才有可能會逐漸延伸到“重醫美”領域。
“重醫美”對醫療質量的要求也更為嚴苛,好的醫生資源成為了關鍵。美團醫美能否抓住並運營好更多的稀缺的醫生資源,並在更為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勝利,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綜上,美團目前在醫療健康領域最重要的兩個板塊——賣藥和醫美,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服務和模式的稀缺性上,有所不足。這可能帶來的問題是,這依舊是一個粘滯性很強,且不能快速取得獨佔性優勢的市場,而它們所需要的資源和投入卻並不小,從中期來看,僅靠送藥和輕醫美,美團依舊無法改變在新戰場上處於“四戰之地”,並迅速結束戰鬥的局面。
二問:美團在跟誰競爭?美團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對手是誰?
如果看當前已有的單一業務,在醫美領域美團有新氧、更美等,在賣藥有京東健康、叮噹快藥等。但是,這不足以從全局審視美團。從美團的動作來看,其也不只是想在各個細分領域一直堆砌業務,而更大的意願在於將醫療健康領域分拆出去,打造像阿里健康與京東健康這樣的企業。
從戰略方向來説,這是正確的,但對方依然強大。
作為美團全新的醫療健康品牌,近期上線的“百壽健康網”便正在嘗試這一路徑。“百壽健康網”主體為深圳百壽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11月,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為曾偉,經理為李錦飛,監事為許榮聰。通過股權穿透發現,該企業隸屬於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為王興(股權佔比95%)。
在“百壽健康網”官網可以看到,目前該網站提供了“藥品供應/求購”、“醫藥招商/代理”等功能,具有醫藥電商屬性。其中,業務範圍涉及西藥產品、中藥產品、保健品、藥妝產品、消毒劑和醫療器械等。不僅如此,還處在測試階段的百壽健康網”還為商家提供了發佈產品、一鍵開店等服務。綜上來看,“百壽健康網”目前更類似於一個集合了醫藥電商、醫藥招商開店等多功能的綜合類醫療健康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百壽健康網”的主體深圳百壽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有一家全資控股公司海南百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位於海南省澄邁縣老城鎮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目前很多公司都在澄邁縣設立企業,以期在海南拿到互聯網醫院的牌照。比如拼多多旗下的多多健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一位互聯網醫院資深從業人士告訴動脈網。從這一佈局來看,美團意在後續拿下互聯網醫院牌照,從而發展在線遠程診療和醫療信息諮詢等業務,最終實現全鏈路的醫療服務。
另外,動脈網還發現,“海南百壽健康”公眾號於去年11月21日悄然上線,賬號主體為深圳百壽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號的定位是為用户提供健康信息,目前還未有一條推送。聯繫到李錦飛曾在百度參與過“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等信息類產品,且取得不錯成績來看,未來“百壽健康網”很有可能會佈局類似“百度健康醫典”“百科名醫網”類的產品,來作為流量入口。
不難看出,美團推出“百壽健康網”背後,在團隊搭建、公司關聯、業務試水等方面已經有了明晰的佈局,也顯示了美團重押醫療健康的決心。
不過,從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經驗來看,目前無論是上市的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還是在快速佈局的百度健康、小荷醫療(字節系),都有涉足醫藥電商、互聯網醫院、醫療健康信息諮詢等領域。這是在於,互聯網巨頭與其他創業企業不同的是,其先天具備流量、資本、渠道等優勢,使它們能夠迅速構建“健康科普、問診、賣藥、健康管理”的一站式服務,從而增加未來商業化的籌碼。
不同的是,百度健康更注重“內容+服務”的雙生態搭建,小荷醫療也還在起步階段,美團與它們屬於錯位競爭,而與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目前的強醫藥電商屬性來看,美團與它們屬於同賽道競爭。其中,阿里的餓了麼與美團有重合關係,以及近年來美團在不停地往 App 里加金融模塊,支付寶不停地加本地生活功能來看,未來趨同的美團與阿里在醫療健康領域會面臨更加直接的競爭。
當然,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幾乎是從在線零售藥房業務切入到互聯網醫療領域,更加註重電商渠道的構建與運用。而在一些高毛利率業務,例如第三方商家傭金、平台使用費、廣告服務費和消費醫療(醫美、體檢、口腔等)機構的流量變現等領域,目前也才起步不久。這一點上,美團也是具有相對優勢的。
可以看出,在同賽道的競爭上,美團與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必然會有“一戰”。
三問:美團有什麼基因?沒有什麼基因?一直以來,美團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阿里在行業裏被廣泛提及。回答這個問題,似乎也是在回答——美團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業務是否會成長為下一個阿里健康。
首先給出一個經驗式的結論,任何企業都很難用已經領先者成功的方式來打敗它。
儘管美團一直在拓寬自身的邊界,並努力形成生態效應,但目前還並未構建出強大的協同效應。而阿里憑藉着其優秀的資源整合能力,已經在電商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支付、新零售、B2B等相對成熟的生態閉環。這背後,是兩家企業的“基因”所決定的。
美團的“基因”是什麼?與阿里相比,它沒有什麼“基因”?
從兩家的主業來看,美團的“基因”在於對本地生活的理解與運營,以及由此所搭建出來的強大的配送團隊,而與阿里相比,美團沒有做“實物電商”的基因。這與歷史有關,在2010年到2011年間,當時剛起步的美團獲得了阿里的投資,為了避開阿里在做的實物電商,從而轉戰生活服務市場。這使得美團在實物電商環節缺乏經驗,以及與之相匹配的供應鏈。
從醫療健康領域的角度來觀察,美團的“百壽健康網”若意圖成為醫藥實物電商平台,其需要走的路還有很多,如何解決供應鏈、商家運營等將成為重要考驗。
再看京東健康,支撐其從在線售藥到醫療服務多元化業務,在於其供應鏈“基因”的優勢。要知道,儘管互聯網醫療受制於政策的模糊性、問診看病重線下等特徵影響,但供應鏈和物流體系的不健全也是制約其快速發展的重要一環。舉個例子,目前京東健康在全國範圍專門設置了11座專業藥品倉庫,加上230餘座其他倉庫,顯著提高了履約效率,實現80%藥品的訂單次日達,極大提升了用户體驗。
平安健康的“基因”則在於保險業務方面的渠道與運營能力。在2020年,平安健康其已成立保險事業部,推進與平安健康險的在線業務深度合作,通過聯合開發定製化的醫療健康+保險服務組合產品等方式實現醫療健康服務與保險服務的相互賦能。另外,依託平安集團綜合金融的企業客户網絡,平安健康快速觸達目標用户。截至2020年底,平安健康已經拓展超過1100家企業客户,包括眾多大型國企、頭部互聯網公司、知名金融機構。
在美團上市前夕,時任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的王慧文參加活動時曾表示——不傾向於用美團的基因自我設限。他認為,基因是可以延展和轉基因的,甚至可能突變,但是最重要的是怎麼把它突變到好的方向上,錯誤的突變要消除,好的方向要鞏固,最後形成轉基因的過程。
但是,一旦企業上了規模,過往的經驗與思考方式必然會成為組織的慣性,企業將“基因”延展或突變則並沒那麼容易,這需要交給時間。
四問:美團的核心優勢在哪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龐大的地推鐵軍和運營能力是美團核心競爭力。
根據美團2020年11月30日發佈的財報,去年三季度,美團商家為650萬,用户為4.8億,逾300萬的騎手數量。管理這麼多的商户、騎手,以及進行用户運營,足可見美團這些年在運營方面下的功夫。
隨着美團越來越大,用户粘性越來越強,美團與其他互聯網巨頭一樣,也開始成為了巨大的流量池,其與地推、運營等方面的能力一起構築了美團的護城河。這三項能力會對美團的醫療健康業務帶來怎樣的助推力與可能性?
地推和運營方面,是與本地生活業務相伴生長的。這項優勢能使美團能夠快速鋪開傳統零售藥店,以及未來“百壽健康網”的醫藥招商、代理、展示、展會、開店等業務。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團過往的玩法常常採取“和本地生活相關的業務自己做,其他市場成熟的業務先收購,不行再自己做”的策略。
就在去年11月底,美團遞交了“美團專業藥房”商標的申請。此舉可以看出美團欲向線下拓展新業務,例如建立美團自營藥店。從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的業務看,自營業務目前是最核心的營收來源。因此,選擇自建藥店將大大提升美團未來在醫藥新零售中的商業化能力。
除了提供“造血”能力外,自營業務另一個核心在於能為美團進行“由藥到醫”的延伸中提供助力。要知道,儘管各大互聯網醫療平台現階段主營業務還主要是在“賣藥”,但提供專業的醫療問診服務和藥事服務是互聯網醫療的基礎前提,也是提高用户粘性的重要選擇。
可以看出,美團藉助於地推和運營能力,買藥業務的經營模式正在逐步由“輕”變“重”,從而向醫療行業的“深水區”邁進。在這一點上,以平台模式聚合資源的阿里相對來説要欠缺經驗一些,京東則擁有與美團相近的線下強運營能力。
流量方面,美團APP已經成為了國民級APP,日活幾千萬,擁有十分充足的流量資源,這是眾多商家選擇美團的重要原因。美團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在於,如何將這些流量進行更為合理的分配,使更多醫藥類的商家加入進來,從而讓用户接受並保持粘性。
綜上,美團在地推、運營、流量三方面的核心優勢是其後續持續在醫療健康領域發力的三大重要助推力。
五問: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是否已經飽和?隨着阿里健康、平安健康、京東健康的相繼上市、互聯網醫療還有美團的位置嗎?
來看已經上市三巨頭的市值,最新的數據是,阿里健康為3922.32億港元,平安健康為1555.73億港元,京東健康為5308.34億港元,三家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1萬億港元。而根據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中國移動醫療用户規模在2020年達到了6.35億人次,整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從市場容量來看,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
細化來看,目前在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互聯網+藥”的模式已經非常成熟,而“互聯網+醫”模式目前尚有很大想象空間,尤其在疫情期間,遠程醫療服務的重要性也在開始凸顯。
因此,對於美團來説,在互聯網既有場景市場增長已經放緩的大背景下,進軍醫療健康領域是其進行業務增長的重要途徑。在實體電商方面,美團會面臨京東健康與阿里健康兩大巨頭,而走差異化的社區本地生活服務,從急用藥人羣着手,會是美團抓穩“互聯網+藥”業務的重點。
“互聯網+醫”方面,無論是京東健康,還是阿里健康,都已經在積極佈局,無論是建互聯網醫院,還是與更多的公立三甲醫院的醫生合作,或者深入到醫療細分領域裏作為參與者,這些都將帶給它們巨大的機會。
另外,與阿里、京東相比,美團在技術積累上還相對弱勢,而互聯網醫療對於技術的需求更為強烈
綜上來看,美團的優勢在於其強大的運營能力,劣勢在於與對手相比,在產業互聯網技術上的積累還有一定欠缺;商業模式層面,美團對外而言缺乏獨家性,對內而言則是在於美團進入擴張期的新業務太多,資源和投入度是否能得到保證需要打一個問號。
當然,擁有海量科技人才、充足的資本、龐大的流量,甚至強勢的渠道等資源的互聯網巨頭們,往往能夠在初期切入某一個細分領域時一路高歌猛進。但是,在持續深入醫療健康行業的過程中,眾多企業也經歷了曲折與失敗。比如萬億市值的亞馬遜與摩根大通、伯克希爾·哈撒韋三大巨頭聯合成立醫療保險公司Haven,在短短兩年時間內便宣佈失敗。
面對醫療健康這一廣闊的領域,美團們無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論怎樣,美團已經展開了醫藥新零售、醫藥電商、互聯網醫院等全鏈條服務,這給了美團在戰略上更多的延展可能。而這,或許將帶着美團成為醫療健康領域的重要破局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