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9月6日電(記者楊淑馨)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國內網絡遊戲平台設置了防沉迷系統,除了要求用户實名認證以外,一些熱門遊戲平台還要求用户進行人臉識別驗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想自由玩遊戲的心理,拋下了“誘餌”,聲稱能夠代過人臉識別,繞過遊戲防沉迷系統。
“只要88元,就能破解防沉迷系統的人臉識別。”網絡上一則小廣告,輕易就吸引了中學生小馮的注意。年僅14歲的他每週僅能在規定時間內登錄遊戲,解除遊戲限制的誘惑讓小馮很快就添加了“賣家”的聯繫方式。
“他告訴我可以把未成年人信息改綁為成年人,而且可以通過人臉識別驗證。”小馮在“賣家”的承諾下支付了88元,但等待着他的卻是編織好的陷阱。“賣家”先是以小馮賬號存在問題,要求支付200元解除賬號問題,後又以“驗證碼過期”“支付限制”等為由誘導小馮一次次付款,共計三千餘元。“他保證後續支付的錢都會退給我,但等了幾天都沒有迴音,我才知道自己被騙了。”小馮説。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此類人臉代過的小廣告並不鮮見,價格從“198永久包”“20一次”不等,廣告大多要求添加聯繫方式進行私下交易,交易安全難以得到保障。不少未成年人反映支付後遭遇“賣家跑路”,一名網友表示自己不僅被騙錢而且連賬號都被盜走。
此前,深圳市公安局羅湖分局東門派出所曾公佈一起案件。一名14歲男孩看到“可以破解網遊防沉迷健康系統”的帖子後聯繫了騙子,共計被騙5萬餘元。無獨有偶,據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發佈的一起詐騙案,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張某在網上發佈廣告,聲稱能解除防沉迷系統,騙取了127名未成年人的錢財。可查證金額合計36933元,被害人最高被騙取9030元。
網絡上的人臉代過小廣告。
在調查中,記者留意到一則頻繁出現的人臉代過廣告。添加了廣告中的聯繫方式後,“賣家”為記者開出人臉代過“48.88元一次”的價格,聲稱不用更改賬號身份信息,有“專門的東西可以過”,其個人主頁還展示出不少成功交易的“反饋圖”。但當記者追問具體如何破解,如何保障交易安全後,該賬號再未給予答覆。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表示,當前的網絡信息紛繁複雜,此類小廣告存在詐騙風險。如果一些相關行為人提供的人臉代過信息是虛假的,那麼可能會導致未成年人上當受騙,遭受財產損失。“根據刑法有關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發佈虛假信息,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涉嫌構成詐騙罪。”如果相關行為人通過非法獲取成年人信息,用於修改未成年人賬號信息,破壞遊戲實名認證程序,則會使未成年人無法得到防沉迷規定的充分保護,不利於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情節嚴重的,涉嫌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專家提醒,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需要有關部門、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辨別能力。而電子商務平台、社交平台,應嚴格落實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對其用户發佈的信息的管理。(參與採寫:陳好 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