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不斷賦能的數字時代,用高速發展、飛速前進來形容一點也為過。智能手機的普及,電子端產品的更新換代,社會服務的“雲上”聯動,生活在數字時代的每個人都能感覺到技術帶來的便捷、高效、時尚和快感。然社會羣體中存在少部分老年人對網絡技術“不感冒”,甚至少數老年人被網絡技術打造的無形堡壘所隔離,成為了數字時代的“失根之人”,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大打折扣。
數字時代是全民的數字時代,新時代更是每一個人的新時代。老年羣眾的社會服務體驗成了“短板”,必然會影響整個社會融合發展價值體系的評價,從而讓社會進步、技術造福的溢出效應大打折扣。很大程度上,老年人作為公眾羣體的重要組成部門,其能否擁抱數字時代、感受到數字紅利,才是對人文性社會、真善美時代的最好評定與衡量。何況,數字技術的快車若讓“少數人”掉隊,成為快慢之間、年輕年老的界限,必然不是社會均衡發展、兼顧協同的題中要義。
科學技術創新升級,釋放了宏景廣博的社會紅利。讓社會羣眾公平、平等、公正分享,才是共享共建共治社會基層治理的本質追求。換而言之,數字時代每個人都有權力去分享屬於自己的“數字需求”。技術的發展本身就是為了消磨不對等的因素,形成全社會最為廣泛的“利益同心圈”。滿足老年人在網絡世界裏的意願和期盼,必然要在慰藉和精準對接老年人數字需求上下功夫,即採取更為人性化、人文化、精準化的技術供給,讓老年人在確定和不確定狀態下也能自由穿行在數字時代、無梗阻。
數字時代從來不是某個特定羣體的專屬品和定製時代,而是多元包容融合式發展的平衡格局。浙江杭州市民卡和健康碼深度融合,老年人刷一下卡就能看病就醫、公交出行;上海某醫院改善在先預約體系佈局,打造“老年友好界面”...對一些互聯網運營商來説,針對老年人需求、契合老年人意願,能夠提供更具包容性的替代選擇,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中感受到智慧社會的實惠紅利。正如有專家建議,技術深度開發能夠為老年人生活於數字時代遊刃有餘提供千萬種可能,是改變還是創新,都取決於公共決策機制和社會公共服務的做法與選擇。
老年人數字需求側的另一端,緊聯着社會數字公共服務的供給側。老年人能否暢於遊數字時代、翱翔在數字時代,需要公共政策機制為數字時代賦予和注入人文氣息,激發多元數字供給側改革的平台力量,發揮市場優化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和政府調控的正面性作用,打造老年人智慧社會融合性人文性體驗,讓全社會每個人都能平等享有數字時代激活的數字紅利。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