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蘭德公司:我們為“身聯網”做好準備了嗎?| 新京智庫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科技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新京報智庫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新京報訊(記者 鄭偉彬 實習生 餘丹)近日,蘭德公司發表了《我們為“身聯網”做好準備了嗎?》(Are We Ready for the Internet of Bodies?)一文,文章分析了“身聯網”(Internet of Bodies)給人類所帶來的醫療好處,但同時也分析了設備本身存在的隱私保護和安全問題。

“身聯網”是把雙刃劍

“物聯網”給我們帶來了無人駕駛汽車、可視門鈴和智能冰箱,下一個“身聯網”將會讓你意識到個人技術到底有多個性化。

諸如,那些可以傳遞體內信息的智能藥丸;可跟蹤心率和呼吸的智能牀;可以感知體温,並充當智能恆温器的智能衣服,甚至可能還有用於長期分析用户排泄物的智能馬桶。

作者認為,技術改變生活,具有拯救生命的潛力。但是也有危險,任何設備都可能被黑客入侵,包括人體內部的設備。“身聯網”不得不考慮設備的隱私和安全問題。

這些技術將會越來越受歡迎,因此我們需要走在政策前面,確保實現正確的平衡。

數據的突破性革命

蘭德公司的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如何定義“身聯網”,最終他們從廣義的角度來加以定義,以幫助政策制定者思考挑戰和機遇。它們包括任何收集健康或生物信息的設備、如芯片一樣能改變人類功能的設備。但這些設備都需要通過互聯網傳輸信息。

作者認為,從這個角度來講,健身追蹤器、電子健康記錄,甚至一些員工徽章都可被納入其中。此外,還包括以下這些: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的人造胰腺、允許截肢者控制其假肢的大腦植入物、可以監測自身的血凝塊的智能支架、可以恢復聽力的人工耳蝸,甚至將來可以恢復視力的植入眼球。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這些技術對衞生保健系統的影響無疑是革命性的。人工胰腺和智能支架肯定會讓更多人活下來,但是真正的突破將在數據。

研究人員表示,所有這些跟蹤我們健康和行為的設備將構成一個新信息的“寶庫”,這些信息可以讓人們瞭解是什麼讓人們保持健康,又是什麼讓他們生病。

作者認為,這將促進我們對長期人口健康的理解,併為更有效的公共衞生干預指明方向。它可以幫助醫生更早地發現疾病的跡象,幫助醫院為病人提供更好的護理和更精確的治療,並幫助醫療保健系統降低成本。據估計,醫療技術的改進和效率每年可以節省數十億美元。

“身聯網”需要規制

但隨着越來越多醫療設備上網,隱私侵犯只是風險的一部分。研究人員已經表明,他們可以侵入胰島素泵,提高使其提供致命劑量的可能性。美國前副總統理查德·布魯斯·切尼就非常擔心會有人通過他的心臟起搏器攻擊他,以至於他關閉了心臟起搏器的無線功能。

作者解釋道,即使最簡單的健身追蹤器也會暴露敏感信息。比如,軍事分析家曾根據一款健身應用發佈的世界地圖,辨別出外交人員的運動軌跡,進而識別出美國和盟國在敍利亞和阿富汗等國家的基地。

然而,研究人員目前只能找到零零散散用來管理“身聯網”的法規和消費者保護措施,避免其潛在的危害。事實上,最強有力的嘗試並非來自政府機構,而是來自非盈利的隱私和技術組織,而研究人員甚至無法確定誰擁有這些數據。

研究人員總結説,應該考慮為數據透明度和隱私保護建立全國性的基本規則,政府和行業還應該制定認證計劃,以幫助消費者評估不同設備的安全性。製造商需要從一開始就建立安全性,並找出如何修補可能已經在某人體內的設備中的漏洞。

“身聯網”有切實的醫療益處,但也必須解決隨之而來的風險。

編輯:柯鋭 實習生:餘丹 校對:陳荻雁

投稿、合作、聯繫我們: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