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風入侵汽車領域,並由此掀起一場關於車輛使用屬性的革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沒有任何一家車企能夠“獨善其身”。可以看到,無論是熱衷於突破常規的新造車勢力,或者是秉持“老式”造車規矩的傳統車企都在往科技圈靠攏,區別只是在於車輛藴含的科技屬性多與少。
而從用户的角度來看,相比核心的“三大件”,黑科技帶來的感官刺激和使用體驗要更為真實且震撼。舉個例子,一個能與乘員進行無障礙交流的車機系統就要比換擋邏輯合理,動力輸出平順的動力總成更能討消費者歡心。
只是並不是所有的東西存在都是合理,的確諸如自適應巡航、盲區監測、主動剎車、語音交互等黑科技能夠提升我們的用車品質,但也有部分因為理念過於超前,在現有技術下無法將其優勢全部呈現甚至是最終落實到實際使用層面,形遠大於實的“雞肋”黑科技。
所謂的A柱盲區就是指行駛過程中A柱的視野盲區。每當汽車在轉彎或者進入彎道前駕駛者的視野都會被A柱部分遮擋,造成一個視野上的盲區。這也讓A柱的截面積大小存在兩難的選擇,因為截面積減少,雖然視野會變得更廣闊,但是也會導致A柱的強度減弱。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選擇在A柱後方加裝三角窗,但這個辦法只是“治標不治本”,而在2001年,敢為天下先的沃爾沃創新性地推出了“鏤空A柱”,相當於在一側A柱鑿開了6個三角窗,6個三角窗全開,視覺盲區的確能夠大幅減少,但沃爾沃卻沒將此設計應用到量產車型身上,或許還是那個問題——A柱強度不足!
而在2014年,路虎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的透明A柱,其原理為A柱內部為顯示屏,而外部則安放了攝像頭,通過將攝像頭畫面傳輸到A柱內部,最終實現了A柱部分的透明化。但此項技術依舊沒有得到量產的機會,這一次可能是因為技術不夠成熟或者是成本太高了!
一直到哪吒U的出現,透明A柱無法實現量產的遺憾才得到圓滿。搭載可視化A柱也就是透明A柱的哪吒U可以説是全球首款量產該項技術的車型,它基於哪吒汽車AR-View系統,通過將OLED柔性屏安裝在A柱內側實現A柱透明可視化。
此外,基於“眉心追蹤算法”還能通過攝像頭跟蹤駕駛員雙眼位置,對A柱顯示屏的顯示透視角度進行實時調整,從而解決A柱盲區難題。而且可視化A柱並非是真正的透明,而是利用車身兩側的攝像頭將拍攝到的車周邊情況實時畫面通過正常的鏡像切割和縮放顯示在汽車兩側A柱上,從而實現透明A柱的效果。
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據用户透露,透明A柱的畫面會有拖影、延遲和刷新頻率不足等問題,而且屏幕在陽光的照射下也有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光現象,當駕駛員望向反光的A柱時很容易就會分神。無法做到及時、精準反饋A柱盲區外的實時路況信息,還可能影響駕駛安全,這不就和當初透明A柱的研發初衷背道而馳了嗎?
黑科技不僅體現在車內,更延伸至車外,就連簡單一個開車門的方式都是廣大車企展現自己科技實力的平台。從傳統物理鑰匙進化到無鑰匙進入系統,直接伸手就能開啓車門,但這距離黑科技背後的另一層含義——炫酷,還是差點意思。而身為新造車勢力一員的零跑汽車又在開車門方式上玩出了新花樣——靜脈解鎖。
首創的“Leap In智能生物鑰匙”徹底擺脱傳統物理鑰匙的束縛,真正做到“去鑰匙化”,而應用該技術的零跑S01也被稱為“世界首台真正不需要鑰匙的車”。
具體來看,“Leap In智能生物鑰匙”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靜脈識別解鎖,另一部分則是人臉識別。前者通過傳感器識別駕駛員手指的血管分佈來解鎖車門,複雜程度是指紋解鎖的幾十倍,手進、門開,上車。
接下來就是後者的表演時間,車內的人臉識別系統會通過內置的攝像頭對乘員進行3D臉部掃描,身份得到確認的那一刻,車輛也會馬上切換至啓動狀態,而且系統還會調配出一套最適合駕駛員的用車習慣,包括座椅位置、後視鏡、導航等多個方面。
整套流程下來,可能會讓車主產生自己就是科幻電影當中那個即將要拯救全世界的男主角的代入感。只是據車主透露,整套上車啓動流程並未如想象中流暢和炫酷,靜脈識別時間過長,以至於車主要保持手插進車門的動作在車外傻等,車內的人臉識別也會出現延遲的情況,難免會讓人產生噱頭大於實用的想法。
老實話如果操作不夠流暢,靜脈解鎖和人臉識別真的不如無鑰匙進入+啓動功能實用,而且在復古當新潮的當下,用機械鑰匙解鎖車門,不也是一種另類的炫酷嗎?
相信很多車主都遇到過在停車場找不到自己車輛的情況,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特斯拉特意研發了智能召喚功能。該功能的原理是用户只需要在手機APP上進入智能召喚功能頁面並點擊相應按鈕,車輛就會自動啓動並駕駛到車主所在點(以手機 GPS 信號為目的地),或者到達指定的位置,在行進的過程中車輛還會按照實際路況躲避障礙物。而背後的技術支持就來源於特斯拉強大的視覺處理和算法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召喚功能是有距離限制的,據權威媒體實測後智能召喚功能的工作距離半徑大約是 50 米左右。
不過根據國外反饋過來的消息,智能召喚功能似乎並不智能。首先是一位Roddie Hasan的Model 3車主在首次使用智能召喚功能時,差點發生了碰撞事故。當時車輛正準備拐彎,但從側面行駛來了一輛汽車,萬幸的是兩輛汽車都及時剎車了。不過特斯拉車主不確定自己的汽車是因為車輛的緊急制動系統識別到障礙物自動停止了,還是因為車主自己按下停止健才停下的。
其次是一位Dirty Tesla的YouTube用户上傳的一段測試智能召喚功能的視頻顯示,在啓動該功能後,這位Model 3車主特意猝不及防從車前經過,幸運的是,第一次Model 3的攝像頭髮現了他,及時停車,避免了碰撞。但第二次就差點出事故了。當時他從汽車的盲點經過,車子差點碾壓上他的腳。
再有就是有一位車主在試圖讓特斯拉自己穿過沃爾瑪的停車場時,可能是停車場的環境比較複雜,特斯拉被行人還有旁邊移動的車輛弄糊塗了,也差點發生碰撞。
此外,權威雜誌《消費者報告》也公佈了智能召喚和自動泊車功能的測試結果。測試人員的結論是“智能召喚功能存在故障,有時只會間歇性地工作,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很多明顯的好處。”但與此同時這家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也承認,他們是在特斯拉Model 3上測試的智能召喚功能,而且測試也是在這款汽車生產初期進行的。
教授相信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排斥科技融入到汽車當中,更何況這些應用到車輛身上的黑科技確實能夠提升我們的用車品質。只是如果車企推出黑科技,是為了推出而推出,在推出之前沒有落實到實際用車場景確保可行性,沒有經過大量測試確保穩定性和安全性,這樣的黑科技屬實“雞肋”。但是歸根結底,研發科技的初衷都是為了更好為人們服務,而每一項試驗都有試錯的過程,所以不應對科技失去信心,但與此同時也希望車企能夠在基於科技完全成熟的情況下,才將其推出市場供消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