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名全球知名專家學者、400多位著名企業家和投資人、150多位國內外政府官員及駐華使節、40多位國際組織及頂級學術機構負責人……從昨天開始,匯聚全球產學研以及政商界代表的“2020中關村論壇”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正式拉開帷幕。由此,備受全球業界關注的“中關村時間”也正式到來。
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也促使着大變局加速變化,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在這一背景下,15名全球行業大咖在昨天的開幕式上圍繞着“全球疫情下的民生福祉”從不同領域闡述自己的觀點,既有前沿的創新思想,也有頂尖的科學技術,還有科技為民的未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一些因種種原因無法親臨會場的國外嘉賓也通過視頻錄播和連線方式與公眾雲端見面。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前院長格雷戈裏·温特爵士發表《攜手科技合作,應對全球挑戰》演講時表示,改善並不是憑空而來的,他們來自於對變化的嘗試,來自於創新。
本屆中關村論壇以“合作創新·共迎挑戰”為主題,立足北京、面向世界,在新起點上奏響科技創新的前沿交響,因而格外引人矚目。此次中關村論壇推出了“會議+展覽+交易+發佈”四大板塊,在未來的幾天時間裏將有50多場活動相繼呈現。
37家世界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加盟
“國際技術交易聯盟”
在昨天開幕的中關村論壇上,由中關村管委會聯合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等單位共同指導發起成立“國際技術交易聯盟”。目前首批邀請加入聯盟的國內外技術交易機構成員單位103家會員單位已認證,並形成了《國際技術貿易規則和技術交易生態環境建設共識》。包括劍橋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牛津大學全球創新諮詢機構(Oxentia)、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以色列創新國度動力空間Innonation Powerhouse、德國創新與技術研究院(GIT)等37家世界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已受邀加入聯盟。
“國際技術交易聯盟”將成為搭建國際技術轉移、交流協作、創新合作的平台,鏈接國際知名技術交易機構、組織、企業和專家,促進跨國技術交易、交流合作和技術成果產業化。在聯盟籌建期內,將探索建立國際知名技術交易機構合作工作機制,完善工作體系、搭建合作平台,聯盟成員之間共通資源、共促合作、共贏發展。
《創新創業國際合作共同行動倡議》
呼籲創新合作
在昨天下午中關村論壇上舉辦的“‘一帶一路’科技園區平行論壇”上,科技園區和企業孵化器共聚一堂展開對話。在此次平行論壇上,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發佈了《創新創業國際合作共同行動倡議》。該《倡議》向尋求創新創業國際合作的國家發出倡議: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充分挖掘創新資源,讓技術創新帶來全球的和平與發展;充分了解開放的國際化市場對於國家的經濟繁榮尤為重要,特別是對於科技型企業和初創企業而言,建立有效的國際網絡可以促進科技園區國際市場創新要素交流。
《倡議》提議開展“創新創業國際合作共同行動”,期待各國的政府機構、科技園區和企業孵化器作為合作伙伴積極參與,倡議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企業孵化網絡,為科技型初創公司提供全新服務和創新創業載體,如聯合孵化器、聯合加速器和姊妹眾創空間等,以支持在中國和沿線各國初創企業的成長。由此,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將獲得更多所需的投資、人才、市場信息和其他創新要素。同時,倡議合作伙伴共同主辦各類活動,共同交流創新政策、分享有價值的經驗,併為企業家提供路演平台,展示新商業計劃。
文/本報記者 張欽 統籌/餘美英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成果
技術交易大集開市首日簽約16單
本報訊(記者 張欽)昨天下午,2020中關村論壇技術交易大會的首單簽約誕生。中國科學院金屬所及其孵化企業北京中科普金特種材料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與山西太鋼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簽下1.2億元的三方大單。據悉,該項技術涉及兩種類型抗菌不鏽鋼鐵素體和奧氏體,可廣泛應用於醫療、建材等行業。
在昨天開幕的2020中關村論壇上,首次設立了技術交易板塊,匯聚了“線上+線下”的7000多個優秀技術成果、600多個技術需求,以及300多家國內外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和服務機構。除了這筆1.2億元的大單外,中關村管委會還聯合相關單位圍繞生物醫藥、智能交通、高技術服務業、電力電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通過合作意向徵集。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在昨天的技術交易大會現場,共有3類16個項目達成了合作簽約。其中包括4個重大項目:新材料領域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北京中科普金特種材料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山西太鋼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簽約達成技術合作;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簽約達成合作;集成電路領域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與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約達成技術合作;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北京科易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簽約以作價入股的方式達成技術合作。
在9個科技成果轉化簽約中,包括生物醫藥領域長春鑽智製藥有限公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簽約,北京協和藥廠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簽約,均以技術轉讓的方式達成合作;智能交通領域北京理工大學與北京理工中雲智車科技有限公司簽約,高技術服務業北京西西弗斯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培宏望志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均以作價入股的方式達成合作。
昨天還有3個平台類合作機構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結對簽約。包括中關村寬帶無線專網應用產業協會與德國創新與技術研究院GIT簽約,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與中意科技創新創業聯盟(SPICI)簽約,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與俄羅斯創新與技術經理人協會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