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一樣,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也需要經歷漫長的歲月,才能夠登陸火星,而天問一號的登陸耗時會長於“嫦娥四號”。 7月27日,飛向火星的第四天,飛行200萬千米後,天問一號在奔赴火星的路上,傳回了首張照片,該張照片的內容為一張地球與月球的合影。
7月底到8月初,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高潮期”,除了我國的天問一號外,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在7月30日這天完成了發射。雖然毅力號的發射時間正好比天問一號晚一個周的時間,但毅力號的預計登陸時間卻早於天問一號的預計登陸時間。毅力號並不是美國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在火星探測器發射方面,美國有着十分豐富的經驗,在毅力號之前,美國共發射22次有關於的星探測器,因此在火星探測器發射方面,美國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因此美國火星探測器的登陸時間會短一些。
為何美國毅力號發射時間,與我國天問一號發射時間的間隔如此短暫,難道美國有什麼陰謀嗎?其實美國並沒有什麼陰謀,因為美國進行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日期,是美國根據本國情況,以及火星探測器發射最佳時機進行選擇的。每 26 個月會出現一次“寶貴”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期,在這個窗口期,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短,距離短意味着耗時以及耗資較少,同時成功率也會增加,因此不止是中美兩國,世界其它國家也會在2020年7以及8兩個月之間,進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
美國已經進行次數如此繁多的火星探測,那麼“毅力號”還有發射的必要嗎?“存在的便是合理的”,每一個被美國成功送上火星的火星探測器,其均肩負着不同的責任,而在2020年被美國發射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其肩負着在火星停留一年的重任,除此之外,毅力號還用先進的儀器收集岩心和土壤標本,分析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火星被視為“第二個宜居球”。
那麼我國在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其又將在火星探測中,扮演怎樣的角色?雖然我國在天問一號之前,也曾有過一次失敗的發射經驗,但天問一號從意義上來看,其是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身上肩負着重任,其將對火星進行全方位探測,探測項目包括對火星地形,地貌,土壤特徵等,除此之外,還包括表面物質以及表面氣候等方面的探索。